西方初遇中国,孔子是代表”中国形象”。这个形象,是由宋明理学塑造,有我们自己的标准,但在欧洲人的心中,却经常改变。17世纪,充满神秘;18世纪,狂热崇拜;19世纪,骂声一片;20世纪,臧否不一。中国制造的孔子,西方制造的孔子,都是人为制造的孔子,作为过程和连续体,有人叫”人造孔教”。
孔子的以德治国,曾经是启蒙时代的福音。有人叫”孔教乌托邦”。
乌托邦的本义,是到处找不着又说不定在哪儿撞见的好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地理大发现,使他们逼进了这类幻想。
17世纪,传教士把遥远、古老的中国介绍给欧洲,西方突然发现,中华帝国,就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乌托邦。
乌托邦,是西方的古老传统。这个传统,可推始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以道德文章选官,君王也饱读诗书,曾使西人误解,这就是文艺复兴以来,他们朝思暮想,想在海外发现的哲学王。
18世纪,启蒙时代,是”孔教乌托邦”的黄金时代:”哲人王(中国皇帝)统治下的人民最幸福”,”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他们真是赞不绝口。
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被启蒙思想家吹上了天。与之并世的欧洲君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腓特烈大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他们的游说下,皆奉中国为榜样。”孔教乌托邦”,一度成为反迷信和暴政的工具。
用孔子的理性哲学代替宗教,用中国的开明君主代替他们的专制君主,当时很时髦。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