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总的政治目标一致未必就斗争形式相同,加之由于町人阶级长期被排除在政治权廉外而造成的参政意识淡漠,使得町人反抗幕府统治的斗争大多是围绕自己切身利益展开的。
贫穷的下层町人主要通过“打毁”、“改世”等所谓的“都市一揆”形式,反抗、打击、动一府的统治。
富裕的上层町人则主要通过经济力量和手段反抗、瓦解、动一府统治和“以经济支援者的身份”协助、支援“革命军”倒幕。
幕末町人阶级反抗幕府统治的斗争,在“天保改革”时就掀起了髙潮。
天保十三年(1842)春町人写的阿房艰难经中尖锐批判幕府的政治,各色贿赂,权门流行,诸家献金,多多益善
而町人与他町买卖,不得融通,困难重重,致使店铺昨设今撤,到处搬迁难得定所,家妇不知如何是好。
表现了町人对幕府统治者**行为及其恶政的愤慨和批判。
然而对幕府统治直接造成有力打击的,应该说是以下层町人和城市贫民为主体发动的一次又一次的“都市一揆”。
从整个江户时代看,以下层町人和城市贫民为主体发动的“都市一揆”,比以农民为主体发动的“百姓一揆”要少得多。
据青木虹二和原田伴彦的统计,也有420余次。
江户时代中期后的“都市一揆”,可说以享保十八年(1733)年江户发生的“米騒动”打毁运动为肇始,到18世纪后半叶以后不断增多,尤其是天保年间(1830—1844)至幕末,更加频发和激烈。
“都市一揆”爆发的直接契机,多为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以及反对幕府或诸藩横征暴敛“御用金”之类强化苛捐杂税等政策。
其表现形式,既有如大盐平八郎(1793—1837)领导的大阪市民暴动,也有诸如幕末福知山城下町发生的“一揆”那样,要求藩主撤消“产物会所制”等财政规定,允许米谷买卖自由、降低税收等内容的起义。
但是,大多数的“都市一揆”,往往是町民要求当政者降低米价、救济贫民、减轻课税等出于经济目的的自发性暴动,其“打毁”的对象也多是囤积大米的米店和经营“两替屋”等的大富商,而直接“打毁”幕藩统治机构的斗争却极少。
然而这不能说其矛头所向只是富裕商人,而不是幕藩统治权力。
因为第一是诸如要求降低课税、谴责“代官町役人”的**行为,批判和要求幕藩统治者修正“专卖制”和乱发藩札等施政政策,本身就具有反抗和批判幕藩统治的政治性质,第二是因为驱动町民打毁行动的根本精神动力,是要求改变世道的“改世意识”。尤其是后者的“改世意识”,才真正代表了幕末町人的阶级立惩政治倾向。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