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梅花,自然不能不涉及到“四君子”。更多小说 Ltxsfb.com
所谓“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四种植物,而梅花居首。
将梅花与兰、竹、菊相提并论,并冠以“四君子”的雅号,据说源自明代黄凤池辑录的。
必须明确的是,梅花成为“四君子”之一是在明代,但梅花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却早在此之前,如前文引宋代王安石、林逋、陆游的诗词中,梅花即已呈现出一种君子的形象和风采。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兰、竹、菊和梅花一样,也都具有君子的高尚品格—梅,坚贞傲岸;兰,深谷芳菲;竹,中通外直;菊,东篱隐逸。
由此,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四种品格—高洁、清逸、正直、淡泊,受到文人墨客的赏识和推崇,成为他们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绝佳题材。
此外,梅花又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或与竹合称“双清”,寓意均与“四君子”相同。
由此可见,君子具有各种不同类型,兰、竹、菊、松是君子,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是君子,陆游笔下“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梅花也同样是君子。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具有君子品格的植物又何止四种?
那么,为何不是“五君子”“六君子”或“七君子”,而只有“四君子”呢?
这是因为,“四君子”是从四季当中各选出一种代表性植物,其花期或生长期分别与四季相对应。
但只要稍有植物学常识的读者就会发现,梅花的花期是在冬季,“梅、兰、竹、菊”与“春、夏、秋、冬”无法对应。
这似乎令人感到困惑。
实际上,与“四君子”相对应的四季并非如平常所说的“春、夏、秋、冬”,而是“冬、春、夏、秋”—梅花的花期一般在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正值隆冬;
兰花的花期一般在三月至五月,是为春季;
竹子最茂盛的时节一般在六月至八月,正值盛夏;
菊花的花期一般在九月至十一月,是为秋季。
之所以将冬季开放的梅花置于最前,乃是为了突出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的地位。
“四君子”的排序除了“梅、兰、竹、菊”之外,还有“梅、兰、菊、竹”或“梅、竹、兰、菊”等不同说法,但既能够突出梅花的榜首地位又能够依序与四季相对应的则只有第一种说法。
梅花属于蔷薇科,与同科的桃花、李花、杏花、梨花、樱花、海棠等是“姐妹花”,因此它们在形态上颇有相似之处,有时不容易区分。
但梅花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上述各花的花期均在春季,且开花时叶子已经长出;只有梅花的花期是在冬季,早于其他各花的花期,且梅花开放时梅叶尚未萌发。
这正是陆游所吟咏的“无意苦争春”之意。
此外,蜡梅的形态也与梅花接近,且其名称中也有“梅”字,故不少人误以为蜡梅就是梅花。
其实蜡梅属于蜡梅科,与蔷薇科的梅花毫无亲缘关系。
梅花是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反复表现的题材之一,历代擅画梅花的画家数不胜数,画史所载及历代传世的梅花题材画更是浩如烟海。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当然如上所述,梅花历来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并名列“四君子”之榜首。
其次,梅花的客观形态极具美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正如对谱中梅花的描述:“苍古曲折,活泼萧疏,不特冷韵晚香,袭袭动人,更一种意在笔先,神游境外之妙。”
此外,梅花还是中国画基础训练的必备科目之一,因为梅花的笔墨表现技巧颇具代表性,掌握之后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花卉甚至山水、人物的描绘,从而有助于学者对中国画共同规律的领会。
读过龚自珍的读者也许还记得,该文以反面的形式来谈论“文人画士”心目中梅花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对梅树加以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