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便坐下来,周围是一块被人踩来踩去,踩得硬硬实实的泥地,经年
累月,不知有多少汤汤水水泼在上面后又干掉,在这炎热的天气,便蒸发出一股
陈腐难闻的气味,还混杂着隔壁那里圈出一块地来养鸡发出的鸡屎味。
这些气味熏得她不大舒服。
不过,她还想按照自己的老习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一天不干活便显得发
慌,随手着扫帚来扫地。
但是她浑身绵软乏力,便决定走到门口去透透气。
于是,她沐浴在阳光之中,接受了它温热的爱抚,便感到有一股香甜直润心
田,一种舒畅遍及四肢。
*********************************
********这一天,天气还是那样的晴朗,子张父亲早早地送外甥去学校。
因为这天,他有要紧的事要做。
一如走后,地里的活基本不干了,有一如在时,她没有一天能闲下来,用她
的话来讲:「一停下来,身体就会不舒服,总想找点事干,不至于腰酸背痛。」
回来后,他匆忙拿着昨晚弄好的鱼网,骑他的电单车去鱼塘里放网捕鱼。
捉鱼是他的爱好,以前一如在的话,每次捉鱼回家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如在宰
鱼,然后子张父亲放进冰箱里。
如果这时有人来她家坐坐,一如是那种大方,有福同享,总会叫人家拿几条
鱼回去煎。
别跟她客气。
到了晚上,子张父亲去收网回家,提着一大桶回来,看来今天运气好的很,
捉到不少鱼。
然后他拿着砧板和刀,自个儿坐在板凳上宰鱼,他两眼出神,目光似乎穿越
了空间。
地阯發鈽頁/回家的路 ④ⅴ④ⅴ④ⅴ.C○Μ
哋址发咘頁/迴家锝潞 ⒋V⒋V⒋V.?оm
【4】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话这么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
有各的不幸。
一如一家的生活看上去很平澹很幸福——没吵没闹。
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至少在外人眼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大家每次谈及村里的生活琐事。
都会拿一如家来做对比:这次是谁谁家里媳妇又跟家婆吵架了、那个前几天
谁家的儿子跟他老子打架了、又或者谁家兄弟争家产呀闹得不可开交什么的。
独独一如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真的没有,绝不骗你们。
至少目前是没人亲眼目睹。
但这平澹中只有自家人才知道其中的疑惧,子张觉得这是所有家庭热烈的安
稳,彷佛飓风后的海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大嫩是一如的二儿女,子张的二姐。
大嫩小时候就很叛逆,子张以前听一如说过,大嫩长大后以后有毛有翼了,
还不止一次对自己的母亲说,像是威胁,又像是给自己鼓励:以后自己嫁人要嫁
的远远的,不想回到这条村、这个家来。
在子张的生活印象中,不明白这个二姐为什么这么讨厌这个家呢?一如也没
对子张说更详细的情况。
貌似大嫩一直以来,觉得在这个家没人疼爱,没地位,不自由,一心想要离
开这个家。
结果——如她所愿,在她28岁那年,女人啊,总是会过分憧憬爱情的美好
,她也不例外,身为一个女人总躲不过。
而且大嫩自己也太单纯,相信爱情「咸鱼白菜也好好味」,更是坚守自己一
直坚守的信念,终于实现了「嫁得越远越好」
的愿望。
在2003年她不声不响地跟外省人跑去他家里结婚,也没对一如说这么重
要的大事,好吧,姑且这个家已经让她恨透了。
对于她的消息,一如一家人真的毫不知情,直到她生了一个女儿才打电话回
家告诉一如,「妈,我结婚了,生了个女儿。」
那时的她已经从外省回来G省,再从G城坐车回来的途中。
在电话里头,一如听到自己女儿的话,头顿时大了好几圈,眼前一片黑,尤
其是那句「生了个女儿」。
久久不能言语,一如当时的心里有多难受,手中的秃笔不能代替十万分之一。
就在前一年,2002年夏,大嫩还带着自己的弟弟子张到S城去玩。
大概玩了十来天左右,奶奶的病重消息传来,子张必须跟着她姐回来了,那
时的子张还小,在读小学。
奶奶的病,对年纪尚小的子张来说,可谓是第一次见识到成人世界的自私与
无奈,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在这章讨论范围之内,暂且不提。
说回子如奶奶病好后,大嫩也要到S城去工作了。
最后一次听到她的消息是在2002年的年底,据说她已经在S城辞职不干
了。
到了2003年她抱着她的女儿,五个月大的女儿,大老远地从外省坐着一
天一夜的火车。
回到了她曾经非常讨厌的这个家。
命运有时真的很捉弄人,明明你一心想逃离这个家,到头来还是隐隐约约有
这么一根线,牵引着你回来,不知不觉。
有人说,为穷之过。
的确。
生活不易,70后长大的这批人,往往她们婚后有了子女不得已抛下自己儿
女放在家里,给家里的老人照顾。
而老人与小孩也成为村里的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画。
现在呢?村里的更多豪华房屋没人住。
一年到头来只住几天,子张想不明白,花几十万盖个博物馆有意思?何况博
物馆还有人参观呢?也许是国人思维落叶归根罢了。
本以为结了婚的人会更懂事,更能知道自己生活不易。
可是,好吧,进入社会后,靠打工养活自己应该也更懂得生活的艰难。
但一个结了婚又生了女儿的女人。
据说,女人的心理成熟期比男人来的要早。
也许这时候的大嫩开始懂得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她也
明白也开始体谅一如,知道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供书教学是多么的艰难与不容
易。
那时候的一张,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不能说他很懂事,却也给他造成一定
的生活阴影,是对生活的恐惧,对自己未来的担忧。
这些都是后话。
大嫩的这次带孩子来娘家,还是不改以前的脾性,嫌弃自己的母亲,因为大
嫩总说自己的母亲待自己不像女儿,在70年代出生的人,有几个是家庭条件好?一如为人慷慨大方,见到邻居有困难,前面已经提及,在80年代中期,一如
家盖了一幢房子,尽管只有一层楼,但也花了七千多块钱。
房子是一如辛辛苦苦从远处挑沙回来,又从别处肩挑石头回来做地基。
那年头的人们盖房子,几乎没有人用钢筋钢铁做地基,都是从几十里外挑的
石头回来,一如生前就对子张说,家里的房子下面的石头,三大卡车都拉不完。
房子盖起来后,在80年代算是村里最早的一批人住钢筋混凝土(那时建屋
很有人用水泥)房子。
邻居有个叫李燕的女人,生了两个女儿,一如可怜她们没地方住,所以叫她
们来自己家住,但小孩子总会有吵嘴的时候,这时候的一如也很为难。
人家的女儿在自己家里住,跟自己的女儿吵架了,而且事先知道是对方不对
在先,你能怎么做呢,维护所谓的讲道理?还是偏袒人家的女儿说自己女儿的不
是?很明显,一如在这艰难的抉择中,大嫩受到了责骂,她觉得自己不是她的女
儿,对人家的女儿比自己的女儿还亲?这么多年来,大嫩一直纠结这些琐事。
觉得天下的父母只有自家父母待自己不是人。
又说自己的大姐干活没自己多,搞得自己身体垮了,是父母应当背的锅。
一如每次听到自己二女儿说的这些话。
她都静静听着,叹气,不敢发出声,也不能为自己辩护。
一如觉得是自己欠女儿的债,一辈子也还不了。
事已至此,过去的已经过去,唯有默默忍受女儿的责骂。
毕竟大嫩的一身病是小时候生活艰苦,每天去挑柴,挑水,耕田换来的「荣
誉」
勋章。
每次大嫩不顺心,生活不如意,就开始揭自己的伤疤给母亲听。
威胁。
还是诉苦?也许只有她们俩更清楚。
但一如知道自己不能给女儿更好的生活,觉得自己心里有亏。
一如不能向人诉苦,可是她又能向谁倾诉自己的委屈呢?一如当然明白一家
人撕破脸皮,当众争吵,做出好戏给人看?明显是不明智,是一件非常没品味的
事情。
所以,她常常教导子张做事要「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