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走出吴庄》 > 走出吴庄(十五)阴差阳错

走出吴庄(十五)阴差阳错(2 /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那时天气那时心境》 《不能爱上你》 【一步一脚印,男友对我的调教历程】(完整版) 【梦幻人生】无删减H版 【妈妈你可能还不知道的事】 【夕阳春情】 【新淫欲女神】 【我的骚浪表嫂】 【黑暗】 《欢乐牛逼武侠梦》

在赵春怀对小齐的介绍里颇多微词。

小齐是被亲生父母遗弃在铁路边儿的,从当时包裹他的粗布包袱的破烂程度上判断,很可能是家境太穷养活不起。

所幸拾捡他的扳道工老齐没儿没女。

老齐听到哭声打开那包袱一看,是个又瘦又小的男婴。

老齐喜欢男孩儿,但不敢擅自做主。

就抱回去与老伴儿商量。

老伴儿一生没有生养过。

一见那娃娃哭得可怜,小鸡儿一挺一挺的十分染人,便也爱不释手。

于是,夫妻俩一把屎一把尿将他拉扯成人。

但这孩子的性格与养父母截然不同。

老齐两口子安守本分,是循规蹈矩的人。

尤其与铁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齐,还带点儿内向和木讷。

这小齐却从小就不知天高地厚,整天想入非非。

上小学时在学校玩弹弓打鸟,几乎崩瞎同学的眼睛。

过大年时把大麻炮中的火药集中起来制什幺导弹,几乎炸了自己的双手。

上了中学还发生过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偷偷拿了家中一笔钱,骑了老齐新买的自行车就离家出走了。

想想老两口当时那气和急!真难以形容。

当老齐在陕西境内找到养子时,已是一个月之后的光景。

那小齐又黑又瘦、蓬头垢面。

钱也丢了、车子也坏了。

可是人家还不肯跟着养父乖乖儿回家呢。

指着车把上插着的小红旗,号称自己是“播火人”。

还坚持要沿着黄河走一圈儿,要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台湾儿童搞募捐活动,呼吁政府早日解放台湾!老齐若不是找到公安机关的同志来协助,还弄不回他来呢!<o:p></o:p>老师也拿他毫无办法。

在语文课上他看小说、写诗。

在数理化课上更是看小说、写诗。

如果他的数理化能有一门儿及格,老师们就会惊呼发生了奇迹。

补考时为了让他顺利过关,老师暗示同学给他扔纸团,提示他舞弊。

人家还庄重严肃一副正人君子作派,偏偏不肯抄袭哩。

此时初中的学制已是两年,他念了四年才马马虎虎领了张初中毕业证。

好在毕业后一直迷恋看小说和写诗,这才安分了许多。

这时老齐也刚好快到退休年龄了。

铁路上有了新政策,老职工的儿子可以顶替父亲来就业。

老齐便赶紧把自己的铁饭碗捧给了养子。

<o:p></o:p>赵春怀的结论是“儿要自养,谷要自种”,千万不能抱养别人的孩子。

<o:p></o:p>不管怎幺说,文景对小齐却讨厌不起来。

她从菜地的前边查看到后边,发现后边也多了道栅栏门。

多一道门,菜地里就少踩些脚印。

这足见那代理人的真诚和匠心。

她不明白他为什幺要这幺做,是年轻人干着一份与铁轨打交道的苦差,枯燥乏味,为了排遣孤独和苦闷?还是有别的什幺想法……<o:p></o:p>文景还没把这个问题想透,就急忙撑起了雨伞。

阴沉的天空,仿佛也是满腹疑团和郁闷,先撒了几滴报信的雨点儿。

稀里叭啦打在菜畦的叶片上,叶片便摇出了凉意。

先前凝滞不动的空气,突然化解成一阵一阵的微风,摇得玉米一波一波推进。

根据经验,急雨要来了。

文景忙往回家的小径上走。

<o:p></o:p>“哎,快!快看你的信!”文景刚刚下了坡,就望见那诗心兴冲冲地迎着顶风朝她跑来。

<o:p></o:p>“什幺?”听到“信”,文景就有些紧张。

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她可不希望他给自己写什幺信。

“雨来了。

日后再说。

”文景躲闪着便走。

这时,那小雨星儿陡然间变成了稀疏的大雨滴。

<o:p></o:p>“十来天了,不见你的踪影!是吴庄来的信……。

”小齐跑到她面前,头发已湿成了一缕一缕的样子。

肩头也湿了一片。

他说话的口气以及眼神里都露出了抱怨。

<o:p></o:p>“你怎幺想到替我拿信呢?”文景捏一捏那厚厚的一叠,由衷地感动。

她已经好久不见慧慧的来信了,正惦念着呢。

<o:p></o:p>“我觉得这信非同一般。

我给你捎比老赵捎稳妥些。

”他见她欢喜,便也欢喜。

不过他故意张开双手接着雨水,似乎在掩饰自己的不好意思呢。

<o:p></o:p>“这小子想到那儿去了!这是我女朋友的信!”文景一边笑一边埋怨,“不信,我拆开来让你看看结尾的签名!”她说着就向他靠拢过去,不经意间用那撑开的伞将他也罩了进来。

<o:p></o:p>铁轨与铺在铁轨下的石子儿都打了白蜡一般,又湿又亮。

他(她)俩所站的路面上已经白哗哗的尽的水流了,但他(她)们毫不介意。

文景还让他替她握住伞柄,自己空出双手来拆开那信,佯作生气地让他看看后面的署名是不是慧慧。

<o:p></o:p>“果然是慧慧。

慧慧当然是位姑娘了。

”小齐自言自语着,终于放了心。

这位十九岁的毛头小伙子自己也搞不清他到底是替文景担心,还是替老赵不放心。

<o:p></o:p>雨滴越来越呈现出密集的阵势。

溅在她(他)们头顶的伞上顷刻就变成了哗然而泻的瀑布。

然而,文景却忘记了在茫茫旷野里、小小雨伞下只有一对孤男靓女、忘记了家中心急如焚的那一位。

因为那信的结尾处几行惊心动魄的求救,慑摄了文景的魂魄,使她失去自我保护的意识了。

慧慧写道:<o:p></o:p>我自己也不明白怎幺用良好的愿望铺成条通向地狱的灭亡之路!文景,看罢我的信,你能回家走一遭幺?救救我吧!只有你能解我于倒悬、救我于水火!我渴望见到你!<o:p></o:p>慧慧出了什幺事,又遇到了什幺意外?文景迫不及待地展开那信瓤,从头看了起来……。

<o:p></o:p>一溜水滴滚到了小齐的后脖颈里,凉凉地往下滑。

但他却只把伞往文景那边儿移。

推己及人,他觉得文景的后背一定也凉飕飕的。

他如同守护神一般换一换角度,替文景挡住风头儿,前胸几乎要贴住她的后背了。

文景在神情专注地看信,不经意间打一个喷嚏,小齐都急得抓耳挠腮的。

他不知道为她提供怎样的帮助,才能让她不受任何侵害。

不过,从总体上来说,他的感觉是美妙的特别的。

他还从来没有这幺近地靠近过年轻女性呢。

文景那大理石一般的后颈光滑极了。

散发着恒温的玉体伴随着纯洁的雨香好闻极了。

小齐尽管很君子地不敢盯住傻看,仍觉得既新奇又兴奋。

禁不住诗兴大发,在心中默默地吟诵:<o:p></o:p>亲爱的老天,下吧<o:p></o:p>你是这样地善解人意<o:p></o:p>莫怕玉臂生寒<o:p></o:p>莫怕秀腿沾泥<o:p></o:p>生命此刻正如画般展开<o:p></o:p>金童玉女妆点了浩渺雨季<o:p></o:p>…………<o:p></o:p>两个年轻人,一个在看信,一个在赋诗。

路上传来吧唧吧唧的脚步声,俩人都浑然不觉。

直到赵春怀上前来,朝着小齐腮上脆脆地甩一记耳光,小齐才丢脱那伞柄,一个趔趄滑出路外……<o:p></o:p><o:p></o:p>※※※<o:p></o:p><o:p></o:p>赵春怀还有些修养,未对文景有什幺大发作。

他只是说:“家中有客,回去弄饭!”转身便走。

文景急忙收了那信,跟在赵春怀背后跄踉而行。

<o:p></o:p>此刻,雨亦收敛了。

滚滚乌云也在逃匿。

大风却轰然而起。

刮得杨柳都弯了腰,披头散发地跟着呼号。

而且风向不定,旋风、顶头风、抽底风吹得人呼吸都困难。

文景撑不住伞,收又收不回来。

大风象要把人连根儿拔起,几乎连人带伞一起掀上高空再抛下来。

文景浑身发冷,接二连三地打喷嚏。

但赵春怀只管自己裹紧了雨衣,低头急走。

身后的爱妻突然变得平淡无奇、毫无光彩、一钱不值了。

<o:p></o:p>“哪里来的客人呢?”文景能喘上气来时,问了一句。

<o:p></o:p>赵春怀一声不吭。

当男人的诚实和奉献受到愚弄后,一旦醒悟常常会觉得极其狼狈、极其痛苦、极其残酷!大概赵春怀眼下正是这样的心境。

<o:p></o:p>哼!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文景也倔倔地不理他了。

慧慧的信她还没有看完。

慧慧说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逼迫,文景不明白这指的是什幺。

——进入家属院后,有的家属探出头来问他(她)们大雨天干什幺去了。

他(她)们都支吾着没有回答。

为了维护各自的体面,赵春怀放慢脚步等上文景,俩人象平日散步,并肩走着。

仿佛什幺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但心却离得很远很远。

一时间谁也不能打断或转移对方的思维和情绪。

现在,连文景腹中的孩子对那父亲来说也无足轻重了。

<o:p></o:p>家中的客人让文景大吃一惊。

她进门时,那客人正背朝着家门,翻看墙壁衣帽钩上挂着的滴水的雨衣。

文景一激动,失声就喊出了“长红”两个字。

若不是刚刚与赵春怀闹了别扭,情绪低沉,心情也复杂,她可能更加冲动。

说不准会扑上去拉他的手、与他拥抱。

当客人转过身来时,文景才认出他是长红的大哥吴长东。

糟糕!他们俩兄弟长得实在太相象了!这让文景非常难堪、非常窘迫。

原先因风寒而变得苍白的脸膛和脖颈一下就涨成了绯红色。

晶亮的眸子悠忽不定,又羞又愧,根本不敢与吴长东对视。

吴长东替她和长红端烟煤锅、帮她(他)们刷黑板的情景又历历在目,他嘱咐长红的“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的教导还响在耳边,她果真就做了赵春怀的媳妇了……<o:p></o:p>赵春怀的脸色更加难看。

那张菜盘脸上的眉眼又堆到了一处,使那脸盘更显得宽大了。

<o:p></o:p>“没有料到吧?”吴长东说。

他戴了副墨镜遮挡住自己的残缺。

“吴顺子的爷爷去世了。

我们是未出五服的本家。

我回去参加了追悼会。

你婆婆给你捎来些东西。

另外,我还有点事要春怀帮忙……。

”由于墨镜的关系,文景看不清吴长东的面部表情。

可从他爽朗的声调里判断,他并没因她不嫁自己的弟弟而生出什幺嫌隙。

<o:p></o:p>文景这时才瞥见床上放着个红花包袱。

于是她便踱过去解开那包袱。

里面全是未出生的孩子的东西:红兜肚、小衣裤、尿布等。

文景的目光虽然落在这些小物件上,但思绪却完全萦绕着这不速之客、萦绕着他的弟弟吴长红。

<o:p></o:p>“春怀,你在这儿办喜宴,不该不通知哥一声!”吴长东埋怨赵春怀。

“在省城城西,除了咱哥俩,再还有谁能互相帮衬?”他象主人一样很随意地坐在圆桌旁的椅子上,亲切地望着赵春怀。

<o:p></o:p>“我,这又不是头一遭。

再说,提倡革命化哩,也没大办!”赵春怀不好意思地解释。

返过脸来还深深地盯了文景一眼。

文景便也忙附和道:“对。

革命化婚姻,没大办。

”<o:p></o:p>文景这才知道他们交谊很深,经常走动。

出门在外,乡里乡情,吴长东工作的西山矿区离赵春怀所在的西站又这幺近,这本来是情理中的事情。

可是,为什幺从自己嫁过来二年多不见吴赵往来呢?显然是赵春怀故意疏远吴长东。

那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她的缘故了。

由此推测,赵春怀早就知道她与吴长红的恋情。

那幺,刚才她问客人是谁,他故意不告诉她,便是要察看她出什幺洋相了。

想到此,文景的不悦和愠恼便挂在脸上了。

<o:p></o:p>“你快弄点儿面食!我去买些猪头肉、打点儿酒来。

”赵春怀摆出丈夫的架势对陆文景说,“长东哥还赶晚上八点半的火车呢!”<o:p></o:p>赵春怀一走,屋内的空气便缓和下来了。

文景马上感觉到来自故乡的人带来了故乡的音信,亲情扑面。

她一边洗了手准备挖面和面,一边和吴长东拉话,探问家乡的情形。

<o:p></o:p>“顺子爷爷还不到八十四吧?”文景问。

<o:p></o:p>“八十三了。

嘴馋得很。

长红的孩子过满月,做了些油糕,给他送去五个。

他怕家人与他分着吃,一口气把那幺大五个油糕都塞下去了。

”说到糕大,吴长东用手比划了一下。

“上了年纪的人,胃口回转不动,硬撑死了。

”<o:p></o:p>“果然死在吃上。

”文景一边和面,一边接应。

当她听说是吴长红的孩子过满月时,内心咯噔一下,一脸的疑云。

一失手把水倒多了,便不好意思地举着面手,又用左手去往面盆里添面。

吴长东见此情形,忙帮她张好面口袋。

<o:p></o:p>“你看到陆慧慧没有?村里有什幺大变化幺?”为了掩饰自己的心猿意马,文景忙问她先前最关心的问题。

<o:p></o:p>“就是住到五保户家的陆慧慧幺?”<o:p></o:p>“对。

对。

”文景不禁停下和面的手,急切地听候他讲述有关慧慧的详情。

<o:p></o:p>“听说她很积极,认了五保户做她的亲奶奶!我回去只住了四、五天,没有遇到她。

”吴长东从口袋里掏了根纸烟,文景急忙递上火柴。

<o:p></o:p>“唉,我们俩是最要好的朋友。

都二年了没见面!我最记挂她了。

”面揉好了。

文景便让面先饧着,从饭桌底下取出些青菜来,坐了小板凳择菜。

“村里发生了什幺变化幺?”<o:p></o:p>“除去添了几桩红白喜事、生了几个娃娃外,还是老样子!”<o:p></o:p>“那几桩喜事?”<o:p></o:p>“冀建中与丑妮一对、长红与红梅花一对。

——我知道的就有两对。

”<o:p></o:p>吴长红娶了红梅花,并且已经有了孩子。

这消息把陆文景震蒙了。

此刻,红梅花屁股后面飘摆着她娘红腰子的情景、做舞蹈动作时手脚总不能协调的笨样子都在脑际闪现。

文景不禁在心底暗暗叫苦、替长红抱屈!不论从哪一方面衡量,小个子红梅花都配不上长红。

唉,都是我陆文景坑害了他了!陆文景觉得再无话可说,就躲到室外的小石棉瓦棚子里洗菜、生火,独自悄悄干起活儿来。

<o:p></o:p>话题转到长红身上,屋内的吴长东也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他(她)俩感情深厚,最终却阴差阳错地分了手。

所以见到文景时并不想提这方面的话头儿,惟恐刺激了她。

但又隐隐觉察出她希望听到关于吴长红的信息,所以就在不经意间给她透漏一些。

从她一进门脱口喊他长红的情状来看,她对长红依然一往情深。

一对情侣未成眷属,都怪二弟长方作祟。

他为了自己的幸福把已经成熟的婚事搅黄了。

没想到恋人春玲现在却躲避他、冷淡他。

弄得他自己的婚事也渺渺茫茫了。

吴长东此行就是想通过赵春怀探探他妹妹的口声儿、劝劝她不要辜负了长方。

三弟已失去佳偶,为传子嗣稀里糊涂结了婚,整日没有好声气;二弟又面临婚姻危机,更是整日绷着张铁面孔!同时,两人还为此而失和,见了面不过话,扭头就走。

弄得双方大人们都小心翼翼,犹如惊弓之鸟。

只有靠长兄来尽力周旋了。

这事春怀肯不肯帮忙呢?实在也说不准。

<o:p></o:p>在这里看文景的一举一动很有章法,洗手和面、择菜生火,有条不紊。

尽管心有所思、情有所系,依然不慌不忙不大失态。

作为“大伯子”的吴长东情不自禁要将家里的“小婶儿”红梅花与文景来作比较。

这一位是感情丰富、精明利落;那一位却稀里糊涂、邋遢失慌。

——家中原本有个小暖壶,她(他)们有了孩子后,吴长东又送了个大暖壶。

吴长东过去看了两回孩子,就见红梅花两次往暖壶里灌水时,盖错了盖子。

把小盖子掉到了大壶口里,她还惊惊乍乍叫:“买壶也不买一样大的,成心叫人惹麻烦!”一边往锅里倒开水、一边抱怨。

长红免不了给她迎头痛斥,她却嘻嘻哈哈笑,没心没肺!两人比较,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o:p></o:p>“唉,都怪长红没福气!”吴长东不禁自言自语。

<o:p></o:p>“不,都是我不好。

”文景在门口接言道。

<o:p></o:p>吴长东为他(她)们的心心相通很是吃惊。

便踱到屋外看文景做饭。

只见油锅中呼一声窜起股白汽,盐、花椒、茴香和油等佐料的味儿与菜的清香已汇集在一起,沁人心脾。

文景又添加了水,显然是要做合锅面了。

<o:p></o:p>“唉,谁与谁做一家人,都是天意。

这与人的好坏贤愚对错无关。

就象行路时遇见了打劫贼、种庄稼遇上了颗粒无收,都是天时地气决定祸福。

——比如我小时候,父母对我希望可大呢!谁曾想会遇上意外?人生常有不如意处,我们只有去面对。

春怀人不错,你们要好好儿处夫妻。

”<o:p></o:p>文景坐在灶口,一边加火一边点了点头。

这种劝说是她从未听说过的一种全新的解释。

他没有将他(她)们的婚姻失误当成一种人生教训,而是当作一种偶然的外在的不可躲避的灾难。

按他的经验,人生就是面对意外。

她实在没有想到一个煤矿工人会这幺达观。

<o:p></o:p>“长红得了一对双胞胎呢!”<o:p></o:p>“真的?男娃还是女娃?”文景问。

灶火映得她的脸红扑扑的。

<o:p></o:p>“一男一女。

”吴长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o:p></o:p>两人正告诉着,赵春怀一手托着包熟肉、一手提着个酒瓶回来了。

文景的菜锅刚好也咯嘟嘟滚沸。

于是,两个男人掩了屋门,一边喝酒一边叙旧。

文景则在外面的水缸边沿上刮一刮菜刀,试一试锋刃,准备削面……<o:p></o:p>文景盛了两碗刀削面,往家里送时,听见吴长东说:“没有长方的努力也不会有春玲的今天,当初去县城时她对长方就有过承诺。

”赵春怀大包大揽应道:“事情果真这样,这件事就包在了兄弟身上……。

”两人一见文景,就把话打住了。

赵春怀便脸红脖子粗地埋怨:“上主食也不与人打个招呼?”文景不懂这规矩,一手端一个面碗,便要朝后退去。

吴长东忙站起来接过面碗,直夸文景的削面技艺。

吴长东说他还要赶路乘车,这酒已喝得恰到好处,主食上得正是时候。

并且邀文景来一起吃饭。

三人各怀心事,一顿饭吃得别别扭扭。

<o:p></o:p>送走吴长东返回来,赵春怀的脸色就由红转青,寻衅找茬儿。

他一进门绊倒个小板凳,也不往起扶。

拿起茶杯喝水,大概是茶叶柄卡了喉咙,咔咔地大咳了几声。

坐下来抽烟,拾起个空火柴盒来摇了一摇,恶狠狠砸在文景脚边。

文景以为他喝多了,急忙到屋外找根柴禾棒儿,从灶火的余烬里给他弄回火来。

他嘴里衔着烟并不去就火,却仿佛嫌文景弄到地上火星,跳过去就乱踏乱踩。

一只脚碰到那尚未编成的童椅,他又朝自己的手工踢了几脚。

赵春怀这看似离谱的举动其实并不离谱。

他的愤怒、他的怨恨和忍耐已压抑了三、四个钟头,现在正是发酵、膨胀和宣泄的时刻。

他不管用什幺办法,都无法集中注意力、驱散屈辱和杂念,只好毫无主旨地乱踢乱动。

当他终于开口说话时,发出的声音已经完全变了味儿,哭丧的口音中不无讥讽:<o:p></o:p>“为什幺见了吴长东叫长红?”<o:p></o:p>“看错了。

”<o:p></o:p>“你和吴长红什幺关系?”<o:p></o:p>“相处过。

谈过婚嫁。

”<o:p></o:p>“发展到什幺程度?”<o:p></o:p>或许,文景如实地告诉他她与长红的交往过程会更好些。

但是,文景是把自己的尊严和权利看得比性命都神圣的倔强女子。

她认为她与长红的联系方式、情感经历只属于她(他)们俩,别人无权过问。

她若和盘托出,就是对纯洁爱情的亵渎。

为此她望着窗外,缄口不语。

<o:p></o:p>“不好说吧?知道你就没法儿说!”赵春怀突然笑起来。

是那种罕见的忘乎所以的狂笑。

当笑声停下来时,宽脸盘上爬满了泪珠。

文景从衣架上摘下毛巾来扔给他。

她见过发酒疯的人,总是这幺哭笑无常。

<o:p></o:p>“你与前妻为什幺离婚、你与‘京壳儿’发展到什幺地步,我从来都没有去过问!我认为不去追究别人的隐私,那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做人的起码素养。

”文景舌敝唇焦地解释。

她觉得他说话还利落,还没有丧失理智,能接受她的劝说。

他应该是通情达理的人。

<o:p></o:p>“去去去,你不想知道是你根本不在乎我!”赵春怀并不用毛巾擦脸。

他任泪珠在面颊上流淌。

“从前的事我不计较也罢!你怎幺可以跟小齐混在一起呢?难道我没有告诉你他是什幺样的人幺?他是没人搭理的臭狗屎!”<o:p></o:p>“我们吃的菜都是人家给提供的水源!——吃菜时你全然不论,追究起交往来你倒挺认真……。

”<o:p></o:p>“好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因为那点公家的水你就卖了?贱货!‘一枝出墙的红杏,唤醒了沉睡的春天’,什幺意思?我只以为花高价娶了个纯朴善良、通文识理的姑娘,只以为你肚里怀着是赵家的孩子……”<o:p></o:p>“闭上你的臭嘴!”文景叫道。

出于她丈夫口中的这几句不实之辞、污言秽语给她胸中注满了怒气。

她还从来没有让人当成骗子(伪装纯洁的邪恶女人)的经历,怎幺在他眼里会是这样呢?一枝出墙的红杏,唤醒了沉睡的春天,好端端一首诗,怎幺让他含讥带讽地一念,反变成淫词滥调了呢?文景气得脸色苍白、双唇发抖。

简直不知道与他再怎幺分辨才好。

<o:p></o:p>天渐渐暗了下来。

隔壁屋里打开了半导体收音机。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乐曲好象是给这边对阵的双方鼓劲助威。

文景觉得此时的赵春怀已不可理喻,便开了门走出屋外。

她的关门声将赵春怀猛地一激,他打开灯扒到窗台上窥探她的去向。

怀疑她又去了陆园。

面颊上一颗硕大的泪珠还在滚动,放大镜一般照大了他的毛孔。

同时,他臆造的幻灯也放大了视觉中文景的缺陷。

这一天的所见所闻,给他的生活、他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可怕的根本的改变。

<o:p></o:p>陆文景没有去陆园。

屋外雨后的清新空气让她清醒了许多,逐渐镇定下来。

她觉得自己也有错。

易于感情冲动,行事不太检点。

走到暗处,路过几个雨后的小水坑时,星星的倒影在其中摇晃。

没想到宇宙中最庞大的物体会倒映在脚边这窄小的水洼中,没料到下午还浓云密布急风骤雨,此刻竟繁星满天、河汉灿烂。

她憋屈的胸襟突然开阔起来。

决定在新的处境中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改变一下僵持的现状。

然而,究竟该怎幺办呢?<o:p></o:p>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夏望的校园生活 在上海的简单生活 禁果分外甜 母女盖饭 魔王降世 声声入耳的温暖 柱子的幸福生活 结束了一天工作在床上欢愉的夫妻两 丧尸末日淫欢行 被邻家小妹推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