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DVD时代,一个10G游戏或许就要三、四张光碟来承载。「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你不把游戏体积控制好,就会直接提高游戏的制碟成本。
现在是BD时代,一张蓝光盘小则25G,大则50G。据说已经有公司研发出了一、两百G的蓝光盘,可以说基本上一张光盘就足够搞定大多数乃至3A级的游戏。
基本上只要你的游戏大小不超过50G,就不用担心要用到两张蓝光盘。
所以很多游戏开发人员就直接以此为标准。数据压缩工作基本上到这里就结束了。反正蓝光盘那么大,塞得进去的。
而藏马在这方面则照旧选择站在玩家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他选择让手下所有员工都必须在数据压缩与游戏优化方面尽职尽责。
用他在每月例行会议上常说的话就是:“南宫电子的高薪高福利,可不是请你们来这里偷懒的。(你们这群打工仔要是也能偷懒,岂不是跟我这个大老板一个水平了吗。)(Д*)ノ”
嗯,后面括号里那句心里话当然不能说出来~~
书归正传,他这么要求可不是闲着无聊,刁难下属。就像上面说的,是站在玩家的角度来看问题。
一份游戏的内容大小优化、压缩到了50G以内,站在厂商的角度来看,1G和49G的制碟成本的确没多少区别,都是一张蓝光盘的价格。
也没几家制碟工厂会以“哎呀,这49G的刻录时间太长了,得加钱”来做借口的,基本都是按光盘刻录份数来收钱的。
毕竟竞争激烈,你喊“得加钱”,外面有的是人喊“我这不加钱”来抢生意。
可是站在玩家角度来看,就是另一回事了。『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玩家们不管家里的是主机还是电脑,亦或者掌机。外形不同,可机器里面能用的存储介质基本都叫“硬盘”,而不是蓝胖子肚皮上那个“四次元口袋”。
大家的硬盘可没有无限收纳的能力。不然几十T、几百T的“学习资料”与游戏装进去,是个宅男都得乐疯了。(ノДT)
可惜,那是在2015年,主流的硬盘大小还是以256G与500G为主。PS4与Xbox One 目前的标配也是500G的硬盘。
时代变了,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游戏存在光盘里,把这些东西往主机卡槽、光驱里一塞,就能玩游戏的时代了。
卡带还好一些,但现在的主机御三家里除了任天堂,已经没人会用卡带了。
在任天堂暂时缺席的本世代主机游戏中,也已经是要先把游戏从光盘里下载到硬盘上,然后才能开始玩游戏的这种模式了。
光盘在这个时代里,虽然还是用来存游戏的,但在玩家玩游戏的过程中,它主要起到的已经是正版验证、反盗版的作用了。
这里面的原因略复杂,就暂且略过不表。总之现在的主机已经不再像以前PS2、Xbox时代一般,硬盘主要是负责帮玩家记录存档进度,或者更新补丁的。
那时候玩家可以靠着“一台主机+一书架的游戏盒子”包打天下,现在你要是有一书架的游戏盒子,那么你家里基本还得配上好几个移动硬盘。
按一个游戏40G来算,500G的硬盘只能装12个游戏——实际上还装不了12个。因为说是500G硬盘,实际空间也就460G左右。╮(╯﹏╰)╭
不想花钱买移动硬盘的话,就得仔细管控硬盘空间。只在里面留下几个最经常玩的游戏,其他比较少玩的游戏则是要玩的时候,再把游戏安装进主机里。
这么做省钱是省钱了,可经常就要面对临时想玩某游戏时,得等上好一会儿的尴尬。
藏马坚持要手下人优化、压缩到位的关键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