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的就是不一样啊,真好听!一个音是一个音的。”大舅妈一个劲拍手,直白且毫不吝啬地夸着她的婆家甥。
“但是你这高级的洋曲儿,我们这几个也听不懂啊,有没有那种通俗点的?”
“嗯……要听《新疆之春》吗?”
“要不你拉个《赛马》吧?《二泉映月》《梁祝》都行!”他大舅一拍大腿。
“大过年的,拉什么《二泉映月》?”
但立刻提案的其一就被他大舅妈否了。
“那你就拉《赛马》吧!”
“?!”杨舷差点没拎住琴弓:“那是个二胡曲子……”
“你们搞音乐的不都是,那叫什么,相互融合的吗?你这么厉害,刚才那首那么难的都会,《赛马》肯定也行,是不是?”
大舅嘿嘿笑道,话尾下行的东北口音中有一种不可置否的语气。
杨舷也没法婉拒:“硬拉也不是不行。”
真庆幸,放假前学校民乐和西洋乐的联谊晚会上,杨舷还真和二胡专业的同学深入交流过一番。
但这“四弦扬洋二胡”拉《赛马》属实是有种…有种维托里奥·蒙蒂背井离乡来到乌兰巴托旗和忽必烈策马扬鞭的美感。
杨舷硬着头皮拉完,如释重负地鞠了个躬。
本想着这场好戏大抵也许一定就到此为止了罢,谁知又被卷进了拉《听我说谢谢你》还是《孤勇者》的麦田怪圈中。
最终他拉了首《春节序曲》结束了他大舅妈和大舅之间的鏖战。
“个人演奏会”开完的杨舷同学身心俱疲地回到房间,给琴装好,抓起手机就迫不及待地给尹东涵发语音吐槽刚才发生的一切:
“救命啊,东涵师哥!谁能想到?我刚才被一屋子,我根本不咋认识的‘未知老太太’‘未知阿姨’‘未知大叔’强行、按头表演,我大舅最后还非让我拉《孤勇者》!”
杨舷方才匆忙,没来得及关门,门半虚掩着。
杨舷小姨听到房间中有说话声,便推门而入,悄咪咪地站到杨舷后面,幽幽问道:
“外甥啊,跟谁聊天呢?”
杨舷经一抽,捂住手机猝然转身。
小姨见他这般惊慌失措,欣慰又意味深长地笑着:“是不是交女朋友了?小姨都了解,没事啊,很正常的。”
“没,他是我一师哥。”
“小姨都听到了,东涵是不是?谁家男孩子叫这个名啊,我认识的都叫什么刚啊、什么勇啊、什么强啊的。”
“……”
“没什么事的,我才不会告诉你妈呢,你也别和你小女朋友聊了,快出来吃饭吧,一会饺子煮好了。”
等小姨从他房间里完全走出去了之后,杨舷又摁亮了手机屏,刚才嗡嗡震了好几下,都是尹东涵的信息
——一张满桌佳肴的餐桌图,还有一条文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