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奶奶出去没多大会儿,用网兜装了三个二合面馒头;还装了一兜子石榴,大概有七八个;另外还有一块粉色碎花布料。这些都是让李舅舅带走的东西,干粮是路上饿了吃的,石榴和布料是给孩子的。
李舅舅不好意思要,他直摇头摆手:“哪能每次来都要东西,不成,不成。”
燕奶奶把东西塞到他手里:“都不是花钱买的东西。馒头是自家蒸的,石榴是自家种的,花布是我闺女给的。她在服装厂上班,买布料便宜。这块花布不大,拿回去让你媳妇给你闺女做件衣服穿。大老远又劳烦你跑一趟,你只管拿着,你不拿我心里才过意不去。”
燕奶奶是寻思,不能让她舅舅白跑一趟,当来城里不花路费?要不是她舅舅着急走,燕奶奶还能收拾点东西给他带。
两人推辞几番,还是李舅舅面嫩,红着脸接了燕奶奶给的东西,“婶子,那我先走了,有事你给我打电话。”
“路上慢点,有空带孩子来家里玩。”
燕奶奶和燕薇把李舅舅送到站牌坐上公共汽车,看着他上了车才回去。
离别总是让人心情不好,燕薇都有些许伤感:这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
其实撇开燕薇舅妈,舅舅对燕薇还行,不然燕薇不能在姥姥家住了五年。她是带着记忆出生的,记得两三岁时,有时舅舅还会把她扛在肩上,有块糖也悄悄留给她吃,还曾逮麻雀烤来给她吃……
这样,燕薇怎么会对舅舅没有感情呢?燕薇有时会想:不能只记得亲戚的不好,也得惦记亲戚的好,知足常乐。
拿到证明信后,燕奶奶很快给燕薇办好户口,燕家户口本上多了燕薇的名字。户口落下后,燕薇有了口粮,但是大妈还是时常看她不顺眼,说酸话是家常便饭,燕薇只当她不存在。接下来几天,燕薇的生活可以说平淡如水,除了大妈时不时蹦跶出来,数量她吃饭穿衣占了家里多少便宜,四婶也不给她好脸色,其他都挺好。
相比燕薇的平静日子,孟卫东的日子比较难熬。
孟奶奶住了几天院,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有不好的预感,这次可能拖不过去了。她倒是不怕死,可是没看到孙子长大成人,把孙子交给别人看管,她总是不放心。
孟奶奶预料到自己不好,便给护士一个电话号码和几块钱,让她帮忙打个电话给京市那边。她给护士交代在电话里找谁,告诉那人她病重,速来。
电话那头不是别人,是孟奶奶的前夫——也就是孟卫东的亲爷爷。
孙子还小,孟奶奶没给孙子细讲大人之间的纠葛,她只是跟孙子这样交代:“卫东,奶奶身体不好,我已经给你爷爷打了电话,等他来了,以后让他照顾你。”
孟奶奶这样说,已经是在交代后事的意思了。她是看孙子太小,不想提到“死”,怕吓到孙子。
她说的隐晦,可孟卫东换了个成人灵魂,怎么会不懂她的意思。孟卫东装听不懂奶奶的话,直说:“奶奶,我就跟着你,哪里都不去。”
本来孟卫东就打算过,即便奶奶离世,临终前把他交给别人养,他还是哪里都不去,更不会跟所谓的亲爷爷走。他又不是真小孩,没了亲人也能过活。
有系统这个作弊器在,孟卫东其实已经弄清楚老一辈的纠葛。因为他刚穿来,对这个身体的亲人感情有限。他除了打算照顾养大他的孟奶奶外,其他人对他来说都是无关路人甲。
孟卫东的亲爷爷确实还活着,不过已经跟他奶奶离婚多年,两人平时不怎么联系,除非有事才通过电话联系。
孟爷爷早年做过地下d,因为保密条例,还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孟爷爷并没有透露过自己所做的事。
战乱年代,到处不太平,说不定哪天就会死人。孟爷爷直到他的任务危险,他自己都没有信心一定能平安活着回来,所以任务前最后一次离家,他只是看了看家人,让他们多保重,便在亲人的目送中远走他乡多年。
当时孟家做药材生意,家里比较富裕,产业由孟爷爷的亲爹看管。孟爷爷是独子,妻儿和父母一起住能互相照顾。当然那年头独子也没有分家的道理。
家里不缺佣人,按说孟爷爷走后一家人应该过得不错,可是战乱年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当时侵华日军猖狂得狠,烧杀抢掠什么都干。
孟家做药材生意,同时还出售成品药。虽说孟爷爷的亲爹并不像祖上那样精通医术,但他手上有几个很好的中成药药方,有金疮药、退烧药等。被日军头子觊觎的就是这几个药方。
日军头子强逼孟爷爷的亲爹交出药方,他犟着死活不肯交出去,被日本人关起来,还宣扬出去,杀鸡儆猴一样,让孟爷爷的亲爹受刑后折磨致死。
孟爷爷的亲爹能让独生儿子参加革命,肯定不是汉奸似的人物,他死活不肯交药方,最后被弄死了。
他死后他媳妇,也就是孟爷爷的亲妈受不住打击病倒了,家里的生意因为没人管理,又有日军捣乱找药方,掌柜的和店员害怕早就关了门。
孟爷爷的亲妈经常听丈夫讲外面的大事,心有预感这次家里在劫难逃。儿子在外她顾不上,但是孙子怎么都不能死在日本人手里。她家就这一根独苗苗,说什么都得护住。
因此,孟爷爷的亲妈当机立断拿出一笔钱财,让儿媳妇和孙子改装后带钱赶紧逃走。当时日军并没有派人盯着家里,不然这娘俩逃不了。
娘俩能逃出去,外面却兵荒马乱的,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孟奶奶倒是提出让婆婆一起走,婆婆没同意。丈夫走了,她不一定能护住孟家,要是拖着病体跟儿媳妇孙子一起走,说不定因为走得慢拖累他们。反正她活了一大把年纪,该享的福享了,死就死了。抱着这样的想法,婆婆没走,劝走了儿媳妇和孙子。
其实她婆婆后悔了,当初战乱一开始,亲家(孟奶奶娘家)一家逃往海外时,全家应该一起跟着走的。其实孟家动过走的心思,只是年轻版的孟爷爷爱国,不肯走。独子不肯走,孟爷爷的亲爹才决定把全家留下来,只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后果,竟然严重到丢了性命。
果然,等次日日军上门讨药方,在家里乱翻一番没找到,恼羞成怒杀了孟爷爷的亲妈和佣人。
孟奶奶带儿子去的方向,是距离老家百十里地的孟家老家孟家庄。孟奶奶的婆婆是寻思,孟家庄那边还有没出五服的亲戚,丈夫每年都会托人稍钱过去,让堂哥侄子们帮忙打理祖宅和祖坟,并没有断了联系,儿媳带孙子会老家祖宅生活,有族人帮衬,起码比在城里随时有可能掉脑袋强。
当时还年轻的孟奶奶听婆婆的话,带儿子和部分钱财逃出来后,不思蜀,面带仓皇,很快被坏人盯上了。
年轻版的孟奶奶即便是乔庄打扮过,可她穿的是佣人的衣服,面容姣好,一看就不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外人眼中,她只身带儿子出门,身上肯定有钱。不管这母子俩从哪里来,起码身上有笔路费钱。
孟奶奶还面带愁苦,一看就是遇到事了。思不属的女人只身带着孩子出门,是坏人比较容易盯上的对象。
当时兵荒马乱,出门没有汽车可坐。没经过多少事儿的年轻版孟奶奶带儿子出来后,很快找了一辆黄包车走远。下车后,她又让车夫帮忙找辆牛车送他们回乡下。
路线都是孟奶奶的婆婆交代过的,孟奶奶倒是照做了。可是世上总有各种意外发生。
黄包车车夫倒是好心帮忙了,可他后来给找的牛车车夫不是好人,不但看上孟奶奶的财,还看上了她的颜色。
赶牛车的车夫做坏事时,怕孟奶奶的儿子坏事,直接给把孩子打晕了,随后又玷污了孟奶奶,抢走了孟奶奶身上的钱财。
孟奶奶的儿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他醒来,他妈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哭,哭了好久才动身。
被坏人得手后,孟奶奶要不是看在儿子还小的份上,早就自杀了。失身这件事成了压在她心口的一块重石,孟奶奶觉得她对不起公婆,对不起丈夫,更觉得没脸再见孟家庄的族人。
其实这事儿她不提谁都不知道,可她是个思想守旧的女人,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总觉得自己不干净了。
之前坏人得手后,立马搜刮钱财跑路,可能他怕被人看到,走得急比较着急,没仔细搜年轻版孟奶奶身上的钱财和行李,更没搜孩子的身。所以,即便遭遇不测,娘俩身上并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