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大狗听见了动静,从仓库后头跑过来。见是王姝过来,老远地就将尾巴甩上了天。一只只扑到王姝的腿上,扭腰摆头的就开始呜咽。
老仆年纪大了,腿脚比较慢。追着狗也举着伞跑过来。
两人走得快,穿过回廊,到了正屋的廊下。老仆忙弯腰收了伞,一面替王姝掸了掸衣袖上沾上的水汽,一面言简意赅地将近来发生的事禀告给王姝。
老仆是管着后门的,前些时候遇上了点儿早就想见王姝了。不过因着主宅那边被毛氏把控的严格,她根本进不去,自然只能拖到今日:“……约莫十几日前,顾家小子就来过一趟。他那日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脸色十分难看。旁的话也没多说,就托奴婢给主子送了一封信。”
“奴婢没想到大姑娘这时候过来,没带在身上。这就去拿过来。”老仆急急忙忙的就要去拿。
顾斐,她不提,王姝都要忘了这个渣男了。
顿了顿,也没拦着,就让她去拿信。
身后几只大黄狗亦步亦趋的跟着,王姝微微蹲下身挠了挠大狗的脑袋。手指被它们一阵狂舔后,拍了拍它们脑袋,让它们自个儿玩去。
一个人进了里屋。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
王姝的目光打量了一圈屋子。说起来,为了住起来方便,这个屋子里的摆设跟王家她的闺房差不多。大小则比那个屋子小一点,四四方方的,大多是书和笔记。
书是一些农学相关的,笔记则是王姝上辈子醉心多年一字一句记录下来的实验资料。
都是手稿,排列得十分整齐。她随手拿起一本翻看了几眼,内容记录的比较详实。上辈子的字体比起她如今出入化的行书,还有些稚嫩的。不过多亏练过多年的硬笔书法,还不算难看。出于现代人的习惯,王姝一直坚持用简体字,习惯性地保持从右往左看的写作习惯。
换句话说,这份实验资料这个世界除了王姝本人,没人瞧得懂。
王姝翻看了会儿,不得不感慨上辈子自己记录实验资料做的多详细。这要搁后来,她都是越写越简化,越写越潦草。也只有年轻时候还保持着一笔一划的习惯。
许久,家仆才将顾斐的信拿过来。
顾斐是个话很少的人,写信也秉持了这个特性。只有薄薄得一层。
打开来,里面先是一首小诗浅浅诉说了相思之意。后面则是步入主题。很有顾斐做事的风格,直击重点,不说废话。
他进京科举了。是今年的秋闱。顾斐在信中表示一定会娶王姝过门,请求她务必等他回来。
王姝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嗤笑了一声,面无表情将信装回信封。
老仆奉了茶水上来,王姝摆摆手,示意她退下去。
等人走了,她才将门关上。
她的私库设在正房下面,一个不起眼的密闭小房间。
位置很隐蔽,若不是屋子的主人早知道下面,外人根本发现不了。王姝今儿来这一趟,并非是为了搬走这些‘嫁妆’。这个密室并非王家私库,卸了门就能闯进去。东西放在这里比放任何地方都稳妥。她此次过来,是来清点家底的。
密室并不大,约莫十来个平方。王程锦从王姝出生开始,每年会准备一箱‘脂粉钱’。一直到他病逝,王姝十五岁。这里统共放置了十五个大箱子。
里头都是些金银玉器、东珠宝石、珊瑚香木、古籍字画等等实物东西。
王姝处理数据的能力比一般人要快上几倍,清点东西小儿科。常年观察试验田植株的福,细节的把控和眼力也比一般人强。不必一样一样将东西拿出来清点,只需要看一遍便记得有多少。样貌、大小、材质、甚至特殊标记,她也能一眼看出来。
不肖半个时辰,王姝将十五箱东西列出了一个清单。
角落里,靠墙缝的位置还藏着一个食盒大小的小木盒。很小,乍一看不起眼。王姝拿起来掂量了两下,很轻。上上下下的翻看了一番,没找到锁眼。
摇了摇,没什么明显的响动。
很轻,似乎是个空盒子。
但根据她对她爹王程锦的了解,父亲绝对不会将没有用的东西放在她的‘嫁妆’里。这里面肯定是放了重要的东西。晃动没有声音的话,那就是纸?
地契?身契?又或是书信或者账簿?
仔细辨别,这木盒上套用了复杂的八卦鲁班锁。王姝皱起眉头,什么东西用这种锁?
在底下捣鼓了一阵,没打开。密室里黑咕隆咚的根本看不清楚。王姝于是将木盒往怀里一放,预备出去以后慢慢再解开。转身挑了一块色泽不起眼的布,铺在地上。将一些小件的、容易置换的金银玉器拿出来,包上。
她虽然暂时不缺钱,但以后少不得花钱打点。放点值钱的东西在身上也方便应急。
将东西包好,她谨慎地锁了每一个箱子,重新将密室封住。
密室的门咔哒一声锁上,将外头的书架推回原位。王姝抱着一包东西出来,外头的大雨还在下,雨声淅淅沥沥的叫人听不清说话声。
王姝抬眸看了眼天色,朗声道:“去下河村。”
清河镇不大,镇子从南到北不过一个时辰的距离。马车一路疾行往下河村去,走了两刻钟的功夫才看到村子的影子。
雨水将地面打湿,道路比较泥泞,走得艰难。
那几家佃户并不难找,随便找人问问就能问出来。毕竟以往给王家大姑娘做事儿多体面,村子里不少人十分艳羡。如今失了依仗,惹得不少人瞧热闹。如今忽然见有人来寻,还是这般气派的马车,不知是哪儿来的贵人。
一时间引的村子里人伸着头看,议论纷纷。
王姝去到几家,人在马车里也没出去,是叫护卫去交涉的。
护卫将王姝的意思表达清楚,若是舍不得故土,便给他们一些补偿。若是还想跟着王姝做,便尽快收拾行囊去县城。这事儿不强求,等着他们做抉择。
虽说他们跟着王姝干了十年,许多事早就熟能生巧。换了新人来,估计还得需要花不少精力去重新培养。再说,要求古时候人背井离乡怎么都太不通情理。
原以为两家人至少需要几日考虑,谁知不肖片刻,两户人家都给了肯定的答复。
他们自然不愿意离开家乡,但临安县离清河镇不算太远。再来,人都要饿死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帮着王家大姑娘做事,这么多年都做习惯了。去了别家,兴许还做不惯。王家大姑娘是个那么厚道人,他们跟着她是不会吃亏的。
没怎么犹豫,两户人家的男人就当面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