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天降大雨,二十万大军行进更加困难,士气极其低落,士兵们怨气冲天,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说什么也没用了,老老实实地走吧。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
八月十日,经过艰难跋涉,军队到达宣府,眼看大军就可以安全进入居庸关,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但也就在此时,一直尾随而来的也先终于看清了这支明军的真实面目,经过数次试探,他已经明白,只要发动攻击,必定能够击败这个所谓的庞然大物。
在躲避及尾随了一个月后,也先这只黔虎终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冲击。
所幸的是,明军发觉了也先的这一企图,立即派出主力部队骑兵五万余人进行阻击,统帅这支军队的人是朱勇。
朱勇的父亲朱能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就如同张辅的父亲张玉一样,但朱能和张玉的不同之处在于,张玉的儿子张辅也是个优秀的军事人才,但他的儿子不是。
朱勇带领着五万大军自信地出发了,他虽然是负责后卫工作,但其实他的兵马要多过也先两倍,因为据可靠情报,也先只有两万骑兵。这也正是朱勇自信的根由所在。
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具体经过就不用多说了,只说结果吧:
“鹞儿岭中伏死,所率五万骑皆没。”
五万人中了两万人的埋伏,全军覆没,这充分地说明了朱勇不是一个好的指挥官。
不过在我看来,死在鹞儿岭的五万大军还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还是奋战而死的。
他们没有死在土木堡,没有死得那么窝囊。
消灭了朱勇,通往胜利的道路终于打开了,也先的前面,是一片毫无阻拦的坦途。
土木堡
虽然朱勇指挥不利,但他的军队还是为皇帝陛下争取到了三天时间。
三天救命的时间,但也仅仅只有三天。
八月十日从宣府出发,明军用三天时间赶到了土木堡,这里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里,只要进入怀来,所有的人就都安全了。
下面的事情我想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得到,又有一个人反对。
这个人还是王振。
他如同以往一样,找到了一个理由,不过这个理由一点也不高尚。
“我还有一千多辆车没有运到,大军暂时不入城,就在这里等待!”
一个人犯一次错误不难,难的是从头到尾都犯错误,类似王振如此愚蠢而不自知的人,实在是天下少有。
对于这位司礼监先生,我已经无话可说,抛开他的恶行,单单他的愚蠢和无知,就足以让他遗臭万年,为万人唾骂。
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不在于被骂,而在于骂无可骂。
[422]
就这样,明军失去了最后一个脱困的机会。
也先终于赶到了,他擦干了朱勇在他刀上留下的血迹,准备再次大开杀戒。
八月十四日夜,也先突然发动攻击,明军促不提防,全军败退,但由于人数众多,也先不敢过于深入,明军于是趁此机会结成紧密队形,并挖掘壕沟,准备长期作战。
据我估算,也先此时的兵力应该不止两万,应该在五六万左右,但即使是这样的兵力,他也无法击溃固守的明军。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溃败
八月十五日,也先突然派来使臣,表示愿意和谈,王振十分高兴,立刻派出曹鼎参与和谈,此时,似乎是为了表示诚意,也先的军队已退去。
面对这种情况,熟知兵法的兵部尚书邝野冷静地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是也先军队的诡计,不能轻信,应该固守待援。
也就在这个时刻,王振终于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愚蠢,犯了最后一个错误。
“大军立刻越出壕沟,马上转移!”
在正统十四年的这次军事行动中,王振以错误开头,用错误结尾,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意见,即使明知自己的愚蠢和无知,也能够发扬厚颜无耻地精神,充耳不闻,真正做到了把错误进行到底。
李景隆,你在天之灵想必也不会再寂寞,因为一个比你更愚蠢,更白痴,更无知的人已经出现了,而这个人马上就会来陪伴你。
不出邝野所料,大军出发仅三里,已经消失的也先军队就出现了,“铁骑揉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
经过长期奔波,被王振反覆折腾得士气已经全无的二十万大军终于到达了极限,并迎来了最后的结局——崩溃。
彻底的崩溃,二十万大军毫无组织,人人四散奔逃,此刻不管你是大将,大学士,还是普通士兵,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逃跑。
说起逃跑,实在是个技术工作,除了看准方向外,还要有充足的体能作底子,这下子平日不劳动的大臣们遭了殃,因为也先的士兵们在屠杀这件事情上做得相当彻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是进士及第(曹鼎是状元)还是进士出身,马刀之前人人平等。
四朝老臣张辅曾横扫安南,威风无比,也于此战中被杀,一代名将就此殒命。
此外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
明朝那些事儿2朱祁鎮篇第四十五章
章节字数:3738更新时间:07-02-2216:33
[423]
财产损失也很严重:
“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数十年之积累,数十年之人才,就此一扫而光。
二十万大军崩溃,五十余位大臣战死,他们本不该死,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有一个该死的人终于死了。
护卫将军樊忠在乱军之中拚杀,他明白,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自己也将死于此地。
他自然是不甘心的,二十万大军就此溃灭,只是因为一个人的错误指挥。
可惜他没有死在我的手里。
似乎是上天要满足他最后的心愿,不久之后,他居然在乱军中找到了这个人。
这个人的特征也很明显,他是太监,没有胡须。
于是樊忠赶上去扯住了惊慌失措的王振,用手中铁锤捶烂了他的脑袋。
“吾为天下诛此贼!”
杀得好!杀得痛快!
可惜太晚了。
尾声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十二日
“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报:近日于土木堡拾所遗军器,得盔六千余顶,甲五千八十领,神枪一万一千余把,神铳六百余个,火药一十八桶。”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十三日
“臣宣府总兵杨洪报:于土木所遗军器,得盔三千八百余顶,甲一百二十余领,圆牌二百九十余面,神铳二万二千余把,神箭四十四万枝,大炮八百个。”
力挽狂澜
在怀来城内的守将亲眼见到了这一幕惨剧,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快马加鞭回去报信,一天之后(八月十六日),京城的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
天塌了。
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无数文官武将战死,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全军覆没,京城已经不堪一击。
后宫太后和皇后哭成一团,大臣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跳脚却又没有办法,千头万绪从何处做起?
姜还是老的辣,此时吏部尚书王直站了出来,他明确地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也是当前必须先解决的首要矛盾:
皇帝是生是死?
是啊,乱成了一团,把皇帝给忘了,要知道,这确实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
兵没有了可以再召,大臣死了可以再考,其实皇帝死了倒也没有什么,再立一个就是了。
问题在于你得先确定朱祁镇先生是不是真的死了,万一把他当成死人注销了户口和皇籍,另外立了皇帝,过两天他自己屁颠屁颠地回来了,你还要脑袋不要?
[424]
社稷为重,君为轻,和国家比起来,你朱祁镇不算啥,但问题在于你得给个准消息,死了开追悼会,活着咱们再想办法。
太后和皇后当然希望他还活着,但大臣们就不一定了。
从后来的事情发展看,大臣们的意见应该是:皇帝死了比活着好。
朱祁镇,你还是死了吧,反正这一次把你祖宗的面子都丢光了,你死后我们好重新立一个皇帝,简单方便,别又搞出个建文帝来,折腾几十年。
有的时候,皇帝的命也是不值钱的。
虽然很残酷,但这是事实。
朱棣为了建文帝的消息足足等了二十一年,但朱祁镇的大臣们是幸运的,他们只等了一天。
正当大臣们盘算着这个问题时,有人前来通报,一个叫梁贵的锦衣卫(千户,随同出征)有要事禀报,也正是这个梁贵,带来了确定的答案。
皇帝陛下还活着。
人质
朱祁镇确实还活着。
在大军崩溃的时候,他的侍卫不是战死,就是早不见了踪影,人人只顾得上自己逃跑,也先士兵的喊杀声,被砍杀士兵的惨叫声汇成一片,小小的土木堡一下子变成了人间地狱。
朱祁镇虽然没有识人之明,却不是个窝囊废。
他失去了二十万大军,失去了大臣和侍卫,也失去了随身的所有财产,却保留了一样东西:
大明皇帝的尊严
在这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没有像其它人一样四散奔逃,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
等待着决定自己命运时刻的来临。
此刻陪伴着朱祁镇的,是一个叫喜宁的太监。
不过,他可不是个好人。
一个瓦剌士兵发现了盘膝而坐的朱祁镇,便上前用刀威逼他,要他脱下身上穿着的贵重衣物。
出乎这位士兵意料的是,这个坐着的人根本就不理他,看都不看他一眼。
这位瓦剌士兵万万想不到,已经一盘散沙,只顾逃命的明军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沉着镇定的人,自己手持利刃,张牙舞爪,这个人手无寸铁,却镇定自若,他顿时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于是他举起了手中的刀,决定杀了这个人。
这一刀如果砍了下去,倒是省事了。
但就在此时,他的哥哥赶到了,这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看到此人有如此气度,便阻止了他,说道:“这个人举止特别,不是一般人。”(此非凡人,举动自别)。
他随即请朱祁镇先生去见也先的弟弟——赛刊王。
[425]
赛刊王是瓦剌的高级人物,世面也算见得多了,但这位被俘的大明天子还是让他吃了一惊。
朱祁镇见到赛刊王后,也没有和他说客套话,居然先给他出了一道三选一的选择题。
“子额森(也先)乎?伯颜帖木尔(也先之弟)乎?赛刊王(猜对了)乎?”
赛刊王大惊失色,俘虏见得多了,但这样的真没有见过。派头实在不是一般的大,胆量也确实过人,他也拿不定主意了,只好跑去找他的领导——也先。
也先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他认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大明的皇帝,于是便让两个见过朱祁镇的部下去看,并最后证实了他的猜想。
一场争论就此展开。
七十多年前,蒙古贵族们被赶出中原,数十万大军被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打得落花流水,才流落到了茫茫草原大漠。也先虽然不是黄金家族的人,但他已拥立了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为大汗,继承了皇室正统,更重要的是,他也是蒙古人。
虽无家恨,却有国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