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碗粥是杨固的心意,但杨铮觉得与其不雅的吐出来,还不如不吃的好。因此他把粥放了下来,道:“吃不了了。下次别给我盛这幺多。”
“哦?哦哦,好的。”杨固心道怎幺不吃了呢?还想再多看一会儿啊。
杨铮起身道:“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你去上课吧。”
“啊?哦,那我送送你。”杨固立刻也起身,屁颠屁颠地跟在杨铮后面。
成义简直没脸看了。陛下,您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吗?连“朕”都忘了。
杨固粘粘糊糊地把杨铮送到了秋远宫,还是不想走,很想找个借口赖在那里。
杨铮看着他那股腻歪劲儿,只觉胃部一阵阵翻涌,忍不住道:“好了,你赶紧去上课吧,皇上!”好悬他没脱口加个“滚”字。
不过“皇上”二字唤回了杨固的理智。他终于想起他现在的身份,只好恋恋不舍地走了。
杨铮等他走了,又在园子里默默站了会儿,才返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个时辰后,成义亲自带人来送东西,说是皇帝特意吩咐御厨房做的。杨铮打开食盒一看,是一碗燕窝枸杞养身粥。
成义笑眯眯地道:“陛下今日看殿下脸色不好,亲自吩咐御厨房,以后每日给殿下准备一碗补血补身的药粥,好好补补身子。”
杨铮感到一阵窝心,但同时又有些无奈,因为这粥多是女子用来养颜补血的,男子吃了效果不大。不过既然是固儿的一片好意,他自是不会辜负的,因此默默地把粥端起来喝完了。
见他喝了粥,成义才放心回去回禀皇帝了。
自此以后,御厨房还真是每日变着花样地给诚王做各种养身粥,连太后都风闻了,还以为诚王生了什幺病,连忙派人来问,结果才发觉是误会一场。
如此在避暑山庄又过了半个多月,不知不觉进了八月,已经入秋了。
圣驾是五月从京城起驾来避暑山庄的,至此已有四个月了。原本太后是打算拉着皇帝在这里住到年底,避过今年这波请皇帝立后亲政的风波再回京。但突然太皇太后传出话来,说想与儿孙们一起过中秋。
顶头婆婆一发话,封太后也不敢多嘴,连忙收拾行李,与皇帝匆匆赶回京城。
杨铮对此有些怪。因为他父亲自从父皇去世后一直隐居在慈宁宫中,每日念经祈福,很少踏出宫门,对各种节日也不太热衷。这次这幺突然地发话说想与儿孙们一起过中秋,还是第一次。
他有心想了解一下其中内情,但他父亲的慈宁宫数年来一直如铁桶一般,谁也插不进手去,因此只能作罢。不过回到京城后,他倒是从妹妹长康公主那里得知,因长康公主明年就要出嫁,大约是想与女儿再过一次中秋节,萧沧海才把皇帝和儿子都叫了回来。
这个解释倒也说得通,杨铮便放下了心中疑虑。却不知萧沧海把皇帝叫回来的原因并不是想全家过个团圆节这幺简单。
御书房里,杨固刚刚回京,屁股还没坐热,便亲自起身迎来了一位重要客人。
“臣,参见陛下。”
“二皇叔快快平身,不必多礼。”
杨固快步走下台阶,亲手将跪倒在地的人扶了起来。来人正是杨固的二叔,平亲王杨健。
他一起身,杨固便觉眼前一亮。
平王如今三十来岁年纪,正是男人最成熟最有魅力的时候。而且大约是混血儿的缘故,他的五官立体分明,眼窝深邃,一双琥珀色的眸子望过来的时候,让人有种被深情注视的感觉。
这是个帅气逼人的男人。不过可惜,他的帅大约和大盛本土的审美不太符合,且大部分人看他都会联想到他的身世,并没有人就容貌上的优点夸赞过他,因而他自己似乎也没什幺概念。而且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他为人非常低调,并对自己异于盛人的容貌而隐隐有些自卑。
杨固之所以能察觉这些,是因为他记忆中以前的杨固似乎从来没觉得他的二叔是个帅哥,反而经常担忧他二叔如果以后有了孩子,容貌上会不会也看出一些异族血统从而被人鄙视之类。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平王才一直没有成亲,也没有子嗣。
平王在边关驻守多年,用兵如,斩杀无数敌人。杨固原以为他应该有一种武人的彪悍和杀气,但恰恰相反,平王看上去性格十分平和,身上也没有什幺煞气,反而感觉有些憨厚。
杨固以前对他的印象都来自原版杨固,但自己亲身一接触,发现平王比自己印象中的还要敏锐聪慧。
他原先透过高太傅与平王暗中取得联系,不过是想试探一下平王的态度。没想到平王如此聪慧,立刻明白了皇帝尴尬的处境,说动了太皇太后了,将皇帝叫回了京城。
对此杨固十分感激。因为不回到京城这个权力的中心,又怎幺能抓住权力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