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诗韵的母亲方沅,是楚夏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六,梁诗韵照例回家吃饭。
方沅住的是学校分配的教职工院,紧挨着大学,交通方便,周围也挺热闹,但因为年代有些久远,停车位严重不足,梁诗韵只能在大门口就下车,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里走。
周六的下午,院子里的小孩儿们聚在是一起玩儿,嘻嘻哈哈的跑来跑去,四处都是笑声,让人听了也忍不住跟着心情愉悦。
院子里大部分小孩儿都认识她,见她来了,笑着冲她打招呼。
梁诗韵从袋子里掏出一盒巧克力,递给一个稍大些的孩子让他们拿去分了,又叮嘱了两句,才抬脚进了眼前的单元楼。
单元楼是老式的一梯四户,共六层,没有电梯。
母亲工资加各项津贴、奖金其实也不低,奈何比不上这些年飞速上涨的房价。
梁诗韵前两年曾劝方沅从这里搬出去,她自掏腰包给他们换一处环境更好的住宅。
可方沅并不领情,说自己腿脚还方便着,用不着;但其实说白了不过嫌弃她的钱始终还是她父亲的钱。
梁诗韵在四楼站定,抬手敲门。
“姐,你回来啦——”很快,厚重的防盗门从里面拉开,探出方诗雅的脑袋。
“嗯。”梁诗韵,“帮我把东西先拎进去吧。”
她把手里的大包小包交给方诗雅,打开鞋柜拿出拖鞋;换鞋的时候,这才注意到门口一双皮鞋,并不是继父的码,款式也更像年轻人穿的。
家里来客人了?
她刚要问方诗雅,余光却瞄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楚夏。
他正坐在沙发上,一边低头看着一本像是习题册一样的东西,一边不时地伸手,从旁边的盆里拿一根豆角,择去两边经络,掰成整齐的两截。
他手指修长且骨节分明,连摘豆角都赏心悦目的。
梁诗韵不由看了一会儿,对方听到动静转头,两人的视线在半空中对上。
正在这时,方诗雅放完东西出来,瞥到楚夏手里的豆角,惊呼:“哎呀,你怎么还摘起菜来了,这个我自己摘就好了。”
她说着,连忙把装的豆角盆子拉回一边。
楚夏于是停手,从茶几上抽了一张纸擦了擦手。
“这位哥哥是妈妈的学生。”方诗雅这才冲梁诗韵介绍道,“我有几道习题不会,正请教他呢。”
方诗雅今年十八岁了,马上要参加高考。
“你还挺厉害,那么多年前的知识都记得。”梁诗韵看了一眼习题册。
“还记得一点。”楚夏。
方诗雅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转,“你们认识?”
“大学同学。”梁诗韵。
“哦,那看来不用我介绍了。”方诗雅。
“嗯。”梁诗韵又望了望厨房,“怎么今天这么早就开始煮饭?”
“这不是有客人吗;妈说今天多烧两个菜。”方诗雅笑。
梁诗韵听完,微微挑眉。
晚餐直到六点才煮好。
糖醋小排,腌笃鲜,红烧划水,毛蟹年糕,还有两道清炒时蔬。
都是地道的本地菜,虽然就食材来说没什么特别,但有几道菜还是挺花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