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到晚上,周蕊徽才终于得出空闲去关心关心儿子,拍拍熊一般结实的身子,搂抱虎一般雄壮的腰背,稚嫩脸庞成熟,风吹日晒且从青海下来,沧桑的脸蛋下颌长出浓密胡须。对这个二儿子周蕊徽是愈发满意了,比起肥胖的长子,次子观之更像人君。
“臭小子好大的胆子!仅带少量兵马竟敢深入青海,可有想过粮道断绝会如何?以后不许再这样了!看看汝的胡须,毫不打理,风吹日晒受了不少苦吧。嗯,比在关中时候壮实了。”
周丰荡道:“惹娘亲担心是儿的罪过,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娘亲的儿子不是废物,儿只是向世人证明自己无愧是娘亲的儿子。”
“给凡夫俗子证明甚么?世人上下一张嘴,说好是他们说坏也是他们,一群没有自己判断的愚民,小恩小惠便能跪地上高呼圣天子,他们哪里能懂国家大事,还不听风就是雨。”周蕊徽不屑一顾,不知道是否是真心话。
“汝景伯伯跟娘说这回试探出击青海颇为凶险,娘要听听吾儿的看法。”天家天家,关心儿子又扯到军事上、国事上。
周丰荡回答基本如出一辙。
“若单论战力,列阵厮杀也好,士卒搏命也罢,兵器甲胄好坏,吐蕃人均不是朝廷兵马的对手。儿臣路上翻阅史书,查阅了唐季薛礼大将军大非川之败,以及唐玄宗时王忠嗣、哥舒翰两位大将军攻打吐蕃的战事,总结前后,困难大致相同,窃以为征讨吐蕃人的难处就两点,地理、粮草。”
“青海的荒芜路况的艰难娘亲您是难以想象,青海根本就没有路,陆地运粮粮车能陷到地里,火炮最重只有百斤虎尊炮可以携带,要没有青海湖水路运输,儿真会断炊。深入青海腹地,也有打粮缓解从后方运送粮米的意思。”
“粮草尚能解决,地理才是关键,进入青海,将士们水土不服喘不上气,儿也一样,严重的时候根本无力厮杀,往后勉强适应;其次地广人稀,斥候探查有时方圆五百里之内不见人烟,便是厮杀也找不到人。”
“儿臣以为朝廷要想扫荡吐蕃人,修路、筑城、绘制地图不说,士卒要能适应那边地理才行,最好征些吐蕃人带路,或者用吐蕃人去打吐蕃人。”
周蕊徽颔首,周丰荡总结的已经很到位了,地理环境加后勤补给,中原王朝在青藏高原打国战简直噩梦!前有李唐薛仁贵,后有满清年羹尧,一个惨败一世英名尽毁,一个耗费无数然后兔死狗烹。当然了论强还是那支子弟兵强,唐军也好清军有好,都是在〔海拔低〕的青海打,没打上雪域高原,子弟兵可是在布达拉宫升起国旗的。
对照着也说明一点,元军控制住青海不容易,要想把整个雪域高原控制住吞并吐蕃人更不容易。
【李唐前车之鉴,藏地必须控制在手,否则西域、河西、陇右、川蜀都不安宁。粮草补给可以基建,士兵的话如果中原汉地士卒无法高海拔地区作战……可以派其他民族的兵丁呀,记得蒙古和硕特汗国便在青藏!】
【招降一些吐蕃兵,加上蒙古兵,党项人原是拓跋鲜卑居住青海,党项兵也算上,住在高海拔地区的兵也算上,还有蜀汉时无当飞军组成的蛮人、羌人也算上,东拼西凑凑齐个一两万人马应该够了。】
…………
只要一走思就控制不住,周丰荡不敢打扰眼巴巴看着,不知过了多久周蕊徽回过来,不尴不尬饮口茶水,无意间看到儿子似乎有话要说。
“在家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娘亲,儿在潼关遇到大兄了,所以儿也想…………”
周蕊徽眼一横,脑补部分兄弟相遇的场景,木有感情问道:“沐儿去做了知县,荡儿也想去做知县?不领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