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计划下一个月出兵夺卢丰县正打算跟你商量。”刘湛圈着他。
“如今咱们麾下兵力扩充得太快了,光靠你经营产业如何养得起?唯有夺下燕军占领的城池,夺下他们的粮草辎重,如此方能渡过这两年。”
宋凤林很快冷静下来,他知道愿意随波逐流任人摆布的就不是刘湛了。
大楚独尊儒家,楚人深受忠君的儒家思想熏陶,尤其是年轻一代学子。
为什么赵恒甫历经四朝不管新君如何铲除先帝旧臣却依旧对他礼遇有加,因为赵恒甫的恩师乃孔子亲传嫡系,赵恒甫是名门之后当世大儒。
大楚历经四十年不遗余力的推崇儒家颇有成效,就连宋凤林,哪怕宋氏被覆灭宋凤林都没有想过脱离大楚自立。
这已经是两人第二次谈及这个话题,宋凤林已经比之上次要镇定得多。
“给阳关有近十万北军,燕国又虎视眈眈,南边还有岱州瑞昌两座大城,而我们夹在中间腹背受敌,你想吞并北疆谈何容易。”宋凤林提出的都是切实的问题。
“我不要岱州和瑞昌,以湟川为界,先收复湟川以北沿岸的失地,断了北军的后路。”刘湛思路清晰。
“如今流民源源不绝回归,我们不缺人,缺的是钱粮,沿着湟川沿岸往北推进,打下燕军占领的城池便有了粮草。”
刘湛拉着宋凤林穿过廊坊来到书房,宋凤林见他没穿上衣,忙让李阿三去拿。
“你看这里。”刘湛指着地图。“我最终的目标是拿下禾仓县,卢丰县,宝坪县,丰塘县。”
刘湛的手指在苍霞平原上滑动,划拉了大半个苍霞平原。“我不动给阳关、栎阳关、范阳关、敌军来了便平原作战。”
“防线拉得这么长,敌军来了会不会顾此失彼?”宋凤林马上看出问题。
“上回打禾仓县缴获了近五千匹燕马,咱们的骑兵能突破两万,有两万骑兵足够转场。”
刘湛又点了点羊背坳。“羊背坳正好处于我们防线的中央,我会在这里建立中军大营,不管出兵驰援哪一方时间也不会超过半天,骑兵更是一两个时辰可到。”
“不仅如此。”刘湛搭着宋凤林的肩膀。“卢丰县有一片肥美的水草地,十分适合养马,我打算拿下卢丰县后建立跑马场培育马匹。”
这一切都是刘湛深思熟虑后才下的决定,宋凤林最终被说服。
第90章 燕军南下
七月盛夏,帝京被热毒的暑气笼罩,太阳炙热得仿佛要融化一切。
中原大旱!
旱情笼罩四郡八州之地,农田绝收十之八九。
文帝率领百官祭天,斋戒七日,天空依然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甚至连半点风也没有,整个帝京就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人心逐渐惶恐。
就是在这个时候,齐云军攻陷卢丰县的消息传回,百官每日早朝围绕这个问题争执不休,却谁也不敢给刘湛拍板定罪。
说到底刘湛还没有叛国,要是逼急了真的叛国,这个责任谁能承担得起,就连周澶也不敢下定论。
对此赵恒甫和刘同新的心情当真复杂。
他们去信问刘湛何意,刘湛的回信很直白,谁打下的城池归谁,他不可能把城池拱手送给周澶,并直言让两位别管随便朝廷如何处置。
赵恒甫十分不赞同刘湛的做法,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封信批评刘湛。
很快到了八月,中原依旧大旱,整整三个月的酷暑没有下一滴雨,河道枯竭,农田开裂,秧苗坏死,已经可以预见今年明年的饥荒。
就是在这样的惶恐不安之中,西夏灭国的消息像惊雷一般落下。
彼时刘湛正在卢丰县视察防务。
张小满带着探子得到的消息追过来回禀刘湛。
“西戎胡人每过一地实行三屠政策,男女老幼无一幸免,短短一年竟将西夏国内百姓屠戮一空近乎灭种!西夏王带领残部逃到漠北,却被鲜卑胡人所杀,西夏王族已然绝户。”
风吹低了荒野上的枯草,远处工地传来鼎沸的人声。
刘湛面色冷凝。“回晋阳告诉宋先生,把商行撤出汉中互市,西戎要南下了。”
在此风雨欲来之时,大楚朝堂却在争执给先帝的二皇子上封号一事。
赵恒甫力荐应当按礼制予以郡王爵,以彰显天子的仁爱。
周澶一口回绝。“二皇子意图谋反证据确凿怎能晋爵!”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当年是怎么回事,如今文帝登基已两年,周澶也稳坐大丞相之位,二皇子还在冷宫幽禁不见天日。
赵恒甫义愤填膺。“天子乃万民之主,应当心怀仁义,若连亲兄弟也无法善待礼遇,何谈内圣而外王,何谈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
“谋反便是谋反,如此大罪如何能赦!”周澶油盐不进。
“大丞相,你这是要陷陛下于不义!”赵恒甫气得大骂。
周澶冷哼。“帝师莫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吧,老夫是陛下血亲,怎会陷陛下于不义!”
因周澶的坚持,文帝的沉默,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赵恒甫确实真心为文帝的名声考虑,然而他忽略了一点,文帝与先帝一样天性多疑,当年争储兄弟之间已经结下死仇,文帝打从心底不愿意给他晋爵。
也是在这个月,燕军南下!
“报——!燕军大军已过栎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