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这桩惊天大案,周澶想要翻出来诬陷刘湛,还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惊涛骇浪,这不是他们小小一个谋士承受得起。
再说回来,刘湛已经是一方大员掌百万百姓数万兵马,又位于边陲要地,怎是周澶想要拿捏就能拿捏,搞不好……余下的沛公离和另一名谋士不敢再想下去。
就在恐怖的沉默中另一名谋士也抖着声告辞,屋里便只剩下沛公离和周澶。
“怎么,你也想走?”周澶面容狰狞。
沛公离心里在天人交战,一方面他不想跟刘湛彻底结仇,一方面他又不舍周氏这艘大船。
短短三年他从白身到官居粮道,从被家族无视到渐渐有了话语权,他太在乎身上这身官袍了,他也想戴金漆梁冠,他也想位居朝班进入大楚的政治核心,他想得到更大的权力。
“臣……”沛公离满头大汗,恍惚间身体已经替他做了决定。“臣替将军分忧。”
信使带着怀中的奏折飞驰出晋阳城。
与此同时,齐云军击退十万燕军的捷报先到达京城,宣帝龙颜大悦。
三日后周氏递上给徐牧远请功的折子,有周氏抬轿徐牧远最后得了个从二品的忠武将军虚衔荣休,圣旨已经出发前往给阳关的路上。
之后沛公离亲笔周澶盖大将军大印的周折递送入京,周大丞相握着儿子这封奏折纠结良久。
他拿不准这封奏折递上去会不会波及周氏自身,但是周大丞相想到近来各世家有冒头的迹象,纠结数日之后他最终决定把这封奏折当庭面呈。
毫无疑问,这本奏折在第二天早朝引起了轩然大波。
根本没有人在意奏折里说的齐云将军与那宋氏子勾结叛国是否属实,所有人都在想宋氏灭门一案已经过去十年,周氏突然翻出来说是什么意思?
天下人都知道宋氏灭门是冤案,周氏当年借着覆灭宋氏掌握朝堂权柄还不够吗?
周氏还想得到什么?
又或者周氏又想灭了谁?
陈氏吕氏戴氏刘氏赵氏方氏徐氏等等,这些与周氏不对付的世家无不精紧绷之极,握着朝板的手气得发抖!
指鹿为马的事情一次也就够了,周氏别欺人太甚!
周大丞相目不斜视。“启奏陛下,宋氏叛国通敌,齐云将军与宋氏子勾结,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恳请陛下收回齐云将军都督北疆的旨意,并令其并入北军,由大将军统御。”
偌大的紫宸殿静得落针可闻。
如果不是御座距离有些远,朝臣一定能看到宣帝气得扭曲的面孔。
要说宣帝登基以来后悔做过什么唯有一件,就是不该年轻气盛将宋氏灭门,一开始确实是大快人心,但是宣帝很快便发现事情失去控制。
周氏握着宋氏莫须有的罪名把事情越闹越大牵连甚广,被罢官处置的大臣多达上百人。
有些官员根本与宋氏无关,周氏明里为宣帝查办宋氏,暗地里却行那党同伐异的勾当,整个朝堂风声鹤唳。
短短一个月周氏便掌握了朝堂上下,之后再没有世家敢与周氏为敌。
周氏得到了权柄名利,而宣帝却承担了所有恶名。
十年来宋氏一案已经成为了京城禁忌,也是宣帝的禁忌。
一开始宣帝还没想明白他的目的,直到周大丞相要求将齐云军并入北军归周澶统御,宣帝明白了,原来周氏故技重施想要的是兵权!
周氏已经得朝堂权柄执天下牛耳,还想要得到更多的兵权?
到底是谁有不臣之心!
宣帝看着满堂寂静的大臣,他心里慌了,竟然没有人敢站出来反驳大丞相?
周大丞相挺胸直视宣帝,摆明了态度此事无须多议他在等宣帝圣旨。
“启禀陛下,睿王求见!”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
原来是睿王回来了,周大丞相眉头一蹙,怎会如此凑巧。
宣帝立即道:“宣睿王!”
睿王满心欢喜,他连王府都没回第一时间就来拜见宣帝,随同的还有赵恒甫,怎想两人踏入紫宸殿却发现气氛十分凝重诡异。
“陛下,那齐云将军乃睿王提拔的人,此事或可问睿王。”睿王和赵恒甫才行了礼,便有大臣出列。
赵恒甫不动声色的瞥了眼那名说话的大臣,是他的学生卢令远。
睿王满脸疑问,卢令远立即复述了一遍周澶的奏折。
“父皇!此事定有人诬陷!请父皇明察!”睿王吓得面色惨白,刘湛是他一手提拔的将领,他不知道前后,只联想到了肯定是有人要诬陷自己!
睿王匍匐在地瑟瑟发抖。“父皇!刘湛为大楚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儿臣身陷敌军也是刘湛舍命救出,刘湛确实是儿臣一手提拔,但是儿臣对大楚对父皇的忠心日月可鉴!”
那边大丞相已经懊恼的闭了眼。
千算万算怎想睿王会在这个时候回京,这也就罢了,都已经贵为王爷怎么还这样不经事,轻轻一吓便胡言乱语。
当然大丞相不知道睿王这么不经吓还得赖周澶。
赵恒甫的脸色也是难看之极,但是他早有预料,刘湛公开宋凤林的存在不是心血来潮,他们事先也有商量。
随着齐云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宋凤林的身份迟早都会藏不住,与其被人揪住捏造不如趁早暴出来。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周澶下手这样快。
赵恒甫把心一横,他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