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历史学家柳切斯基说:“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殖民、进行领土扩张的历史。”对外侵略扩张是俄罗斯历史上长期奉行的战略传统。但正所谓成亦扩张,败亦扩张,扩张为俄罗斯带来了称雄世界的领土和资源等物质条件,但也造成了它内政虚弱、经济凋敝和众邻疑惧的致命缺欠。
基辅罗斯受洗使俄罗斯接受了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从而与欧洲建立了联系,获得了一定的欧洲国际社会成员的身份,从而具备了欧洲文明的特征。但是,由于俄国长期受到东方专制文明的影响,加上地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封闭性和缓慢性,产生了俄国与欧洲国际体系的较大差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国的大国成长正是在这种差异性与同一性中展开的。俄国的社会性成长没有离开西方基督教社会的基本规范,却以独特的国际政治社会化形式形成了俄国大国成长的独特模式。
列宁在参与苏联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曾意味深长地指出:“我们还要进行多少顽强繁重的工作,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十月革命已经过去快90年了,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非但没有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发展水平,相反却被断送了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此视角下,回眸苏联70年历史兴衰盛亡,也许被忽略之处在于那个在全球化早期背景下的“接合部文明构架”的出发点;成功之处在于布尔什维克人充分运用接合部文明形态所提供的一切机遇与条件,实现了革命转变;而缺失之处则在于革命成功后,布尔什维克人将胜利的成果过度意识形态化,孤立地从社会形态更替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和进行战略设计,尤其是忽略了文明独特性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制约性,忽略了文明制约下反工业文明的倾向,以及对市场经济与民主体制的排斥。或许,处于不同地域文明背景与传统之下的社会发展道路总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内容和逻辑。
2002年,什?姆?蒙恰耶夫和弗?姆?乌斯季诺夫在其撰写的《苏维埃国家史》一书的结语中也认同这个观点:“历经了多年对苏联历史的否定,今天终于合乎规律地在千百万人的心中产生了一种意识:不能否定苏联70年的历史。”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