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茶的太监插了一句:“李将军,这是江南那边送给皇帝的贡品茶,一年才不到半斤,皇帝给了大王二两,大王一直舍不得喝,朝中文武大臣和大王身边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人能喝到过,今日大王却让老奴给将军泡一杯······”
赵子良摆手训斥:“你这个老东西,这么多嘴作甚?赶紧滚吧,本王有事跟李将军谈谈!”
“是,是,老奴告退!”老太监说着躬身退了出去。
李晟端着手里的茶杯,说道:“原来这茶这么珍稀,臣是一个粗人,喝这么珍稀的茶实在太浪费了!”
赵子良摇头道:“不要太在在意,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的价值是不同的,就比如本王喜欢喝茶,这茶就是好东西,而你不喜欢喝茶,所以这茶在你眼里不值一文!今日让太监泡这个茶叶不是为你,是本王自己想喝了,你想想,再好的东西也不能久放,放久了会变质,味道就不好了!”
李晟笑道:“那微臣就安心了!”
喝了几口茶,赵子良问着清新的茶香,体味着清爽茶水在口中的余韵。放下茶杯便问道:“第三军团现在有多少兵力?”
李晟回答道:“按照军机院的编制规定,整编满员是三万人,第三军团的兵力已经满员,不过新加入进来的兵士们都还没有完全完成训练,有一半的科目虽然已经训练一段时间了,但训练的成绩都还没有达到要求!”
赵子良叹道:“一个兵士要完成全部的训练科目并达到规定的成绩要求差不多要经过三年的刻苦训练,这个时间长了一些,现在各军团也才进行了两年,将士们的成绩还没有达到要求也算是正常的。但本王这里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了,朝廷削藩必须进行了,如果进行削藩,必然有不开眼的藩镇起兵造反,朝廷各军目前都在整训,还需要不少时间,这期间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本王身边没有可靠的军队应付突发状况。经过仔细考虑,本王决定把第三军团暂时留在长安,随时准备讨伐不臣,找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和想法!”
李晟站起来抱拳道:“微臣没有任何意见和想法,大王一声令下,微臣和第三军团三万将士坚决服从军令!”
赵子良点头道:“那好,第三军团现在还在西门外驻扎吧?神武军被抽调去襄阳平叛之后,灞桥军营就空出来了,最近神武军残部要调回来休整,但兵力人数所剩无几,而且他们在城内有驻地,第三军团就驻扎在灞桥军营是没问题的!”
李晟抱拳道:“是,微臣会安排好的!”
神武军本来是禁军,一直负责护卫皇帝和皇宫的安全,不过之前要征讨李忠臣叛乱,因此被调到灞桥军营做过准备,灞桥军营分为左右两营,每营可驻扎一万五千人,李晟的三万兵马恰好可以抓扎进去,不过由于第三军团战马比较多,因此第三军团驻扎进去之后显得有些拥挤,对粮草的需求也比同等兵力的军队更多。
腊月二十八,哥舒曜终于带着三千神武军残部返回了长安。赵子良派杜甫代他前往东门外迎接,尽管哥舒曜在平叛过程中吃过不少败仗,损失了不少兵力,在守襄阳期间把神武军打得只剩下三千人,而且还个个都是伤残人士,但哥舒曜和神武军的抵抗精神在赵子良看来还是值得肯定和嘉奖的,而且为了树立典型,赵子良也决定对哥舒曜和神武军进行褒奖,并同时让朝廷有关衙门进行配合宣扬,告诉世人,朝廷就需要哥舒曜和神武军这种誓死与城共存亡的将领和军队。
哥舒曜看见杜甫,下马上前抱拳拜见:“末将哥舒曜拜见杜大人!”
当年在洛阳,杜甫已经成为赵子良的幕僚,那时哥舒曜去洛阳领回哥舒翰的尸首,因此与杜甫打过几次交道,见过几次,所以认识。
杜甫把哥舒曜扶起来笑道:“哥舒将军不必多礼,我的官阶可不会你比高。大王派本官过来迎接将军和神武军将士们,大王说将军和神武军在平叛和守卫襄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所有军中将士们学习,你们对抗叛军和守卫襄阳的表现堪称豪壮,大王已经下令朝廷各军以你们为楷模,并派本官前来慰劳将军和神武军将士们!大王下令,神武军进城驻扎在原营地,将军安顿好之后在过年之前去一趟摄政王府,大王想见见你!”
哥舒曜抱拳慨然泪下道:“有大王这番评价,曜和神武军将士就算全军覆没也值了,请杜大人代为转告大王,末将安顿好兵马之后就立即去拜会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