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凡事都有一些意外嘛。”秦风本来对魏征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此刻却觉得他没有那么讨厌,这种法律坚定的维护者在21世纪已近绝迹了,不管他言辞如何,但是他都值得尊重。
不过为了不让李世民认为自己是反复无常的小心,秦风此刻只能硬着头皮怼上魏征,“魏大人,我来问你。律法存在的意义何在?律法存在的目的何在?”
“自然是为何教化万民,约束万民!”魏征想也不想的如此回答了。
“好。可是我在读书时,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关于律法方面的事情,我就算想破了脑袋也解决不了,还请魏大人不吝指教。”
众人听闻,暗自咋舌不已!
原以为李世民护犊之心大作,就这样放过了侯君集,但想不到李世民会如此的下重手,心底也恍然明白:李世民并没有原谅侯君集的恶毒手段,所以秉公处理,并没因为侯君集是他的心腹重臣而格外开恩,众人均是想着:还是误会了陛下,赏罚分明的手段了。
秦风也不知说些什么,此次算计,成果比理想中的要好上十倍,侯君集直接让他整进了监狱。虽然这并不是真的进监狱,但不能参与国事,不能走出潞国公府,这跟坐牢没有什么两样。表面上看侯君集没有受到实际意义上的惩罚,但五年的放逐,却比一切惩罚都要严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即便是常人,将他限制在家里,足不出户,整整五年都难以承受,何况侯君集还是朝中大员。
五年的时光,足以让他多年累积的人脉以及威信消磨的干净。几乎就是等于这些年他白忙活了。
这李世民下手确实是重,而且重的出乎意料。虽然侯君集犯下涛天重罪,但大错也未铸成。降职应该算是极致了,如今却要受到五年的牢狱之苦,实在令人意外不已。侯君集虽是捡了一条命,其代价却是失去了一切。
杀鸡儆猴!
众人均是顶级智者,震惊了一会儿之后,立即明白了李世民的用心。
大家所想的,与李世民的想法如出一辙!
因为李世民最近确实有杀鸡儆猴的想法,这一切源于贞观元年。
贞观元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关于尉迟敬德的。
当年。李世民大摆酒宴,款待朝中重臣,尉迟敬德在邀请之内。古人重视颜面,席位的高低非常有讲究的,离李世民越近,地位越高。当时有一个正好在尉迟敬德之上。尉迟敬德气得暴跳如雷,大怒不已,喝道:“你有何功,敢坐我上?”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尉迟敬德的下手,见他发怒,上前劝慰。哪知尉迟敬德当即一拳打了过去,险些将李道宗的一只眼睛打瞎。
此事在李世民心中一直留有一个疙瘩,前不久先有侯君集泄漏军情,后有长孙无忌之事大爆发,想起前事,萌生了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对于那些功臣、老臣,实在太好了,太纵容他们了,以至于一个个的持宠而娇,目中无人,有心整治一番。
李世民善待功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好,可是好不代表他没有底线,为了避免发生旧事重演,故而执行了杀鸡儆猴的方针,很不幸,侯君集成了那只鸡。
其实,很多开国皇帝屠杀功臣,也不全是功臣功高震主的原因,朱元璋说的一句话就很有代表性:“侯君集有功于唐,犯法当诛,太宗欲宥之,而执法者不可,卒以见诛。非高祖、太宗忘功臣之劳也,由其恃功骄恣,自冒于法耳。”
言下之意,功臣自己作死,开国之君不得不“挥泪斩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