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廷倒是第一个表示认同周瑞东这观点,这帝国的中枢应该要好好的调整一番!亲贵把持的中枢,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坏事!他这一开口,翁同龢、文廷式自然毫无意见。
翁同龢身为户部尚书,其实他的官职全称是“户部汉尚书”,尚有个户部满尚书熙敬,一切重大事情,都还是这个满尚书说了算,这个秦烈风要接着这次的时机,动一动这朝堂上的权力布局,对他而言,看起来只会是一件好事……当然,一切都要跟秦铠仔细谈清楚才行!
这一次拜访一坐就是整整大半天,翁同龢离开提督府之后,京城里立刻传遍了小道消息——皇上要实行新政啦!
-----------------------------------------------------
秦铠此时此刻自然不知道周瑞东和翁同龢扯皮的细节,他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另外一件大事情当中,当北京城战况传来之时,战事的结局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八旗军的糜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这倒也让他暂时把注意力从军事上转移到政治上来。
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延续,对于战争论中论断,他一直来都是感同身受,自己手中的枪杆子确实已经十分的强悍,但是,光凭着枪杆子,还是有着太多的事情没办法一蹴而就,甚至于一下子拔出这满清的朝廷,他在仔细推演下也无法做到。
小皇帝在战事中受伤,而且受伤的程度超出他的意料,他已经急令现在早就是体系内教授的戴维医生和以手术刀闻名的军医罗栋赶去北京城,无论如何要先把小皇帝的性命保住,目前有太多事情,需要一个傀儡!小皇帝无疑就是个最佳人选!
当然,自己要能操纵这个傀儡,绝非易事,甚至于,自己要进京,都面临着太多的风险,现在的局面,可不像一个多月前自己在上海与六省总督秘密约定的那样,当时候,总督们都有着同样的利益,有着同样的担心。
这朝堂上的亲贵们一心捧着慈禧的臭脚,虽然暂时不至于拿这些督抚们怎么样,但是,谁都知道一点,这些亲贵可都一个两个眼热着封疆大吏们手上的大权呢,唯一的障碍,只是暂时找不到扳倒这些封疆大吏的借口,而且目前这些封疆大吏底子都未免太硬了点。
这时代,即便是南洋体系实力最庞大的两广,皇权至上的概念依然盛行,何况是其他省份呢,而自己能挑起的最大矛盾,无疑就是满汉之间这倒两百年间不断加深的隔阂,满清朝廷所谓的那一套满汉一家的说辞,其实彻彻底底都是谎言。
他现在正在等一个人……周瑞东在北京勤王取得的惊人战绩,虽然秦铠还没准备以报纸媒体的力量来进行传播,这个……目前还不是时候!但是,消息已经扩散开了,至少,尽在咫尺的天津卫那边,李中堂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毕竟在北京城,除了官吏外,尚有各国领事馆,要完全封锁消息几无可能。
事实上,秦铠也没打算封锁消息,消息通过形形色色的渠道透露出去,正是他计划中的一环,而事实上,他接到来自廊坊的加紧公文,李中堂在廊坊周围固安、永清、武清布下的淮军在前日就忽然间撤走了,而周馥和薛福成两人已经赶到廊坊,正在一路赶来。
看起来,自己忽然间掌握了朝堂上的主动权,即便这份主动权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以李中堂的眼光岂会看不到其中的巨大利益,秦铠其实很明白一点,在上海密约缔结之时,真正能有信心让这份密约成为现实的,说白了,他自己也未必十足把握。
但是,现在局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手握重兵而且入驻京师,更要命的是,京师的禁军竟然因为内讧落下了十足的把柄,就目前局势来看,秦铠的声音甚至可以变成朝廷声音,那上海密约的内容一下子就变得大有希望了!
而且,更具价值的是,李中堂已经从这其中看到了淮军拱卫京畿所带来的巨大可利用价值,这时候,他不派人来,那还真就成了政治白痴啦!
【顺便推荐下一本新书《辛亥军阀》,老作者的新书,应该还不错】(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