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曾宪刚这位土生土长的上青林社员,居然有机会娶到省城年轻女孩子,几年时间,世事变化之快,让侯卫东禁不住嗟叹数声。
社会主义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但是全国人民奋斗了数十年,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越拉越大,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为地把平等国人分成了两个不同类别,城里人要和乡下人通婚,除了上山下乡年代,则只能是乡下人改变户口类别以后才有可行性。
更具体一点,在以前,一位上青林地道农民要娶一位读过中专校的岭西国营企业职工,等同于天方夜谭,等同于摘下天上的星星,等同于娶到七仙女的妹妹。
如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慢慢地到来了,万恶的金钱已将这层坚冰撕开了一个缺口,侯卫东这才敢于建议曾宪刚去追求小宋。
想着曾宪刚的经历,侯卫东再次感慨世事变化之快,也对那位在那边在南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而就在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逝世的那一段时间,祝焱带着他四处拜年,世俗中人只是稍稍悲伤、震惊,便又投入不得不面对的生活中去。
在高速路上,三菱车以十百二十迈的标准速度前行着,将岭西以及侯卫东的感慨统统抛在了脑后,下午三点,车子回到了益杨新管会,侯卫东脚一踏在新管会的坝子里,立刻又挺起了胸膛,恢复了新管会主任的自信与从容。
回到办公室,侯卫东屁股还未坐热,办公室、财务科、招商科、基建科等人耳朵实在灵敏,几乎同时就探知侯卫东回来了,于是轮番进来汇报工作,时间转眼到了五点,他这才稍有喘息时间。
喝了口茶,侯卫东润了润喉咙,靠着椅子后背,忽然想道:“研究室成立以来,易中成没有汇报过一次工作,这个人还真是书生意气,他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年龄越大,向上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
现实是极为残酷和冷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天上更不会白白地掉下陷饼,前途和命运只能靠自己争取。
侯卫东由于考虑到易中岭的因素,将易中成调离了掌握很多秘密的办公室,但是还是给他任了一个研究室主任的官衔。
作为新管会的一把手,他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迁就易中成的脾气,甚至也不需要整他害他,只是将他晾在一边,时间一长,易中成自然就会成为新管会边缘人,这对于一位有理想并自视甚高的人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事情。
侯卫东暗道:“易中成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想不通这个道理。”他再次拿起易中成前次写的调查报告,认真地看了一遍,不容否认,他确实具有几分才华,至少在新管会是一流的。
“易主任,前一次交给你的研究课题完成没有?”
侯卫东想到易中成是无辜受牵连,又为了新管会而受伤,心里还是软了软,还是给易中成打了电话过去,督促工作也就是一种变相关心。
调研课题是粟家村事件之前布置的,易中成一直在闹情绪,根本没有着手进行,就支吾地道:“我才出院,还没有来得及完成。”
侯卫东和颜悦色地道:“身体恢复没有?”
“还好吧。”
“新管会在岭西十来个开发区中定位如何,是关系到发展战略的问题,研究室成立不久,这就是当前你们最重要的课题,所需资金和人员,你提前打报告给我,如果要外出考察也是可以的。”
侯卫东初到新管会之时,易中成满腔热情地出谋划策,并且写出了让县委重视的调研报告,谁知他却由于“理论水平高”的原因莫名其妙被踢出了办公室,虽然研究室和办公室从职级上是一样的,易中成自尊心还是受到了伤害,也自感前途暗淡,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消极怠工。
听到侯卫东态度良好的许诺,他脑筋一时没有转过弯,就道:“我水平有限,只能说是尽量完成。”
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一生中,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有的人抓住了机会,步步顺利,有些人却一次失误,步步坎坷。
易中成心神不定地坐在办公室,暂时挫折,一时意气,让他嗅觉也迟钝了许多。
(第三百零一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