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还是“国丧”之后举行登基大典的好!
乐止,阶下三鸣鞭,清脆的鞭声,越过整个太和殿广场,传出太和门外,人在午门,都听得清清楚楚。
鸣赞官高喊:“排班”
意思是:大伙儿各就各位,准备磕头。
太和门北檐下,丹陛大乐奏,王公百官由“立位”转“拜位”。
鸣赞官喊:“跪”
呼啦啦一大片,整个场子都跪了下去。
然后,鸣赞官唱礼,群臣三跪九叩。
唯一的例外在太和殿内。
贝子以上亲贵,分左右排班,左以恭亲王为首,右以一身军礼服的皇夫轩亲王为首,所有亲贵,皆行三跪九叩大礼,惟轩亲王一人,行军礼单膝下跪,举手平胸。别人叩首之时,轩亲王以右拳轻击左胸,一叩首一击胸,“九叩”,则“九击”。
三跪九叩之后,群臣起立,由“拜位”转“立位”。
至此,在形式上,帝国的臣民正式承认和接受了洪绪皇帝至尊无上的统治地位。
不过,大典还没有结束。
接下来,就是在京的三位殿阁大学士的活儿了。
礼部满尚书请玉玺,安放于笔砚案上;礼部汉尚书进即位诏书,文渊阁大学士瑞常接过,在表案上平平展开,武英殿大学士朱凤标随即在诏书上用印,待“皇帝之宝”的印痕干爽之后,将诏书重新卷起,文华殿大学士、“宣诏官”曾国藩接诏。
然后,三位殿阁大学士退出太和殿,曾国藩打头,双手捧诏,朱凤标、瑞常在后,三人走御道下丹陛。
早有礼部司官捧云盘装饰有云纹的托盘在阶下等候,曾国藩将诏书放在云盘之上,此时,丹陛大乐复奏,宣诏官一行人走御道,往太和门方向迤逦而去,銮仪卫擎九龙曲柄黄伞盖随后这代表“如朕亲临”。
宣诏官出太和门,乐止,静鞭再次响起,这表示皇帝即将还宫,鸣赞官高喊:“排位”
百官由“立位”转“跪位”。
鸣赞官高喊:“跪”
百官下跪,不过,不必叩首这只是“跪送”。
于是,皇帝降座、升舆、还乾清宫。
皇帝出太和殿后,文鸣赞官喊“起”百官起身。
然后,大伙儿怎么进的紫禁城,就怎么出紫禁城出昭德门、贞度门,再由左掖门、右掖门出午门,不过,既不是回衙门,更不是回家,他们得出天安门,在外金水桥南“跪聆”宣诏官宣读今上的即位诏书。
再说宣诏官一行出午门后,便将诏书恭置于龙亭之内,由銮仪卫抬着,出端门,至天安门,一路抬上了天安门城楼。
前文提到的“宣诏台”,设在城楼东第一间;“金凤台”,设在城楼垛口正中,台上摆着“金凤朵云”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
待文武百官按官阶高低在外金水桥南面北跪好之后,宣诏官曾国藩对着龙亭行一跪三叩礼,然后取出诏书,登上宣诏台,面西而立,开始宣读“纶音”。
没念几句,下边儿“跪聆”的人们就开始皱眉头了。
既听不大清,也……听不大懂啊?
曾大学士不仅中气不足,还一口湖南湘乡土腔,诏书骈四俪六,不是读饱了书的,本就难以听懂,不是每一个京官都是举人、进士出身,这下子……
许多人由头至尾,就大致听明白了一句“正月初一,改元洪绪”,以及最后的“钦此”
后来,大伙儿都说,今上的登基大典,什么都好,就是不该叫曾涤生来做这个“宣诏官”不但声音不成,模样儿也不成啊!
三角眼、吊梢眉,身材瘦小,远远的看上去,实在没有什么威仪呀。
这也罢了,关键是,曾涤生的相貌,相法上,称作“刑杀之相”,登基大典这样的大喜事儿,派他做宣诏官,呃,合适吗?
当然,腹诽归腹诽,“钦此”之后,在鸣赞官的指挥下,文武百官再次一丝不苟的行三跪九叩礼。
礼毕,宣诏官将诏书卷起,下宣诏台,登上城楼垛口正中的“金凤台”,将诏书放在那个“朵云”即雕成云朵状的木盘内,再置于木雕的“金凤”嘴里,两个銮仪卫,用黄绒绳悬吊“金凤”,从垛口正中徐徐降下,以示天子之命由金凤乘云朵自天而降人间也。
这时,早有礼部司官托着云盘不是“金凤”嘴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而是前头提到的漆了云纹的托盘在下头跪接。
“金凤”嘴里的诏书,正正好落在“云盘”里,此谓之“云盘接诏”。
接诏后,诏书仍要放回龙亭之内,然后由黄盖、仪仗、鼓乐前导,浩浩荡荡的抬出大清门,送往礼部衙门。
诏书到达礼部的时候,礼部堂官早已取道长安左门,回到衙署,率众司官在大门前跪迎,并将诏书安放在大堂内,恭列香案,行三跪九叩礼。随后,用黄纸誊写若干份,分送各地,颁告天下。
这一整套仪式,曰“金凤颁诏”。
至此,整个登基大典,才算正式结束。
虽然有人对曾涤生这个“宣诏官”不甚以为然,但纵观整个登基大典,还是非常圆满的。
“同治”的年号,还要持续十几天,但是,洪绪皇帝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