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线仍在紧张的应敌备战,所以淮南今次归都报捷也并未大肆声张,仅仅只是派了十几人轻舟归都。发布页Ltxsdz…℃〇M龙腾小说 <a href="mailto:ltxsba@gmail.com">ltxsba@gmail.com</a>
但是都中迎接报捷队伍的场面却是不小,皇太后亲下诏旨示意如今已经该封淮南王的次子司马岳出城迎接。而跟随淮南王一同出城迎接的,不乏公卿重臣,三公以降即便不能亲自到场,也都各派长史属官到场。
除了这些宗王贵戚并台臣官员们,另有大量都内民众出城相迎。当淮南军报捷舟船抵达城外青溪时,人群中已是欢声雷动,汹涌之热情甚至连负责警戒的宿卫都变得紧张无比,舟船靠岸后便先将淮南王并一众公卿台臣送至船上,待到群情稍有平缓,又请报捷队伍中人出面略作回应,围聚在城东青溪两岸的民众们才徐徐散去。
民众虽然散开,但入都到台城这一段路途也难平静。夹道两侧多有民众高颂沈侯之名,也有夸赞淮南军卒英武可观,所以当队伍一路行来,沿途多有鲜花香果投掷于车,以此表达欣喜厚爱之情。
当然若仅仅只是边事获胜,民众们虽有振奋,但不至于如此兴高采烈的反应。可是此次大捷乃是由沈侯主持完成,那意义又有不同。都内民众对驸马沈侯的厚爱,绝非朝夕形成,说是眼看着这个年轻人渐显于时局直至扬威于南北都不为过,这种心理上的认同乃是其他边将都所不具备的。
所以,淮南军的胜利,除了振奋人心,维稳局面以外,更让人有种难以表述的亲切感,与有荣焉。
因而淮南军这十几名报捷军众在前往台城这一路中,很是享受了一番掷果盈车的待遇。这么一路轰闹着抵达台城宣阳门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宣阳门这里同样又有许多台城宫寺官长掾属等待已久,其中还有负责传诏的谒者、内侍等。一待报捷队伍抵达,内侍便宣读皇太后诏令,淮南使者不必落驾、可乘车直入台阁。
皇太后对其贤婿厚爱,台臣们已是习以为常,甚至早在两年多前,驸马沈哲子便有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待遇。如今再爱屋及乌,加殊荣于淮南来报大捷的使者,台臣们已是麻木的懒得再去以礼制驳言。
不过淮南今次来报捷的使者品秩实在寒酸,大凡在职将领除了受伤难行,便是重任在身,也根本不能抽身归都。作为主要使者的田景乃是沈氏家将,淮南军主,在台内记名仅仅只是一六品将军号,换在以往护军府随便一个分曹掾属就能将之打发,如今却与宗王共乘,公卿出迎。
而作为副使的温放之则更不堪,虽是名门出身,但早被归入士籍,不独在台内没有什么记名的职事,在寿春也只是一个跑腿打杂的闲员,因而才被派回。╒寻╜回?╒地★址╗ шщш.Ltxsdz.cōm01bz.cc彻头彻尾一个白身,以往是连入台都没有资格的,如今竟也有机会乘车直入台阁。
除此之外,这两个使者也是得到暂赐华虫卿服以入台上殿面禀淮南大捷之军事。
两人少有面对此类情况,从在城外便被一路追捧至此,再获诸项殊荣加身,更是晕乎乎的不知道该要接受还是该要拒绝。他们离镇之前,驸马只是交代了一些需要禀告的军事,也根本没教他们该要如何处理此类情况。如果不是他家老子在人群里阴恻恻望着他,温放之已经要迷迷糊糊接过章服就打算在车上换衣了。
两人嗫嚅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安分一点,不敢过分轻狂放诞,赶紧下车以拒绝殊荣。
“既可戎装破奴,如何不能章服拜君?大功足胜此衣,不必推脱,即刻换装入台,勿令君王久候!”
随着事权越发显重,沈恪也不再是早年台内敬陪末席的一个小透明,此时正立身诸多台臣之前,见到两人不知该要怎样应对,便直接说道。
田景本就是沈氏家将,自然信得过沈恪指点。而温放之也偷眼望向他家老子,待见温峤微微颔首,只是指着车驾摆了摆手,当即便有了然。
于是暂时披上了一身卿服,两人又在台臣们伴随之下,步行跟在车驾后面行入台城。
入台之后,两人随身携带之奏报呈送台辅诸公,而后又回答了一些公卿们的提问,顺便讲解了一下今次所缴获的石虎一整套仪仗的规格。从象征意义而言,石虎这一副仪仗器具,才是今次入都献捷的主要战获,也是稍后面君需要在殿上进献的物品。
又过片刻,再有中使前来宣诏,于是两人便跟在一众两千石台阁大员身后往太极前殿去拜见皇帝。
殿堂上,先由王导上前将淮南捷报呈送皇帝并皇太后,然后两人便再次上前,重复讲述了一下颖口一场战事的经过和结果。由此台内众臣们也都明白了淮南如今的情况,颖口一场大胜虽然斩获俘虏数万奴众,暂时逼退了奴军大部,但真正的危机仍未解除。
首先淮南军所打退的仅仅只是羯胡大军中的一部,其余各方战事仍在进行着,而且就算这一部奴军,也并没有完全被打垮,仍然存在卷土重来的可能。所以眼下的局面,尚不能说就是今次大战的最终结果。因而淮南军仍在厉兵秣马、勤备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