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利发现自己严重高估了郑成功麾下将士的战斗力和忠诚度,烈屿守军不战而逃,当大军进入港湾抵达白沙滩时,南澳总兵陈豹竟然也派人送来降书,表示愿意献城归降。01bz.cc
不过仔细一想也是正常,后世郑成功能够拥兵二十万与鞑子抗衡,是因为他在与清军作战中利用水师的优势有过几次大捷。
郑军与清军作战的首胜,当属济度领兵入闽后的围头湾海战。
其时清军水师初建,船只大多由渔船、沙船改造而来,而郑军的船只除了二十四艘“巨舰”之外,其余皆是配有数门红夷炮的铳船,而且郑军多由沿海百姓和海盗组成,善于驾舟,惯于水战,与郑军相比,清军无论在兵、船上都明显居于劣势。
但这一战最终决定胜负的却是老天爷!战斗开始不久,忽然狂风大作,海面开始起雾,能见度非常低,甚至看不到敌人的船只。郑军水师经验丰富,一见天色突变便急忙撤回围头湾停泊避风。
清军水师的反应速度却慢了不少,根本来不及躲进泉州港和深沪港在围头湾的东北,结果在狂风的猛烈袭击下损失惨重。
有一些清军船只被大风吹刮到了郑军停泊的围头湾成了郑军的俘虏,有一些船只随波逐流漂到金门、青屿,还有一些船只则被吹向大海深处,连清军的水师总指挥韩尚亮的船也被狂风袭沉,韩尚亮葬身大海。
这阵飓风让郑军水师轻而易举就大获全胜。清军光是被郑军掳获的大船就有十艘,被郑军击沉、焚毁者,达三十余艘,还有十余艘在清军弃船后被狂风卷到外洋不见了踪影。
第二次大捷便是厦门大海战,这一战清廷派出内大臣达素以“安南将军”的身份,集北方满洲士卒兼程南下,同时命令各省水师齐集闽东,实力非常强横。
但郑军确实精于海战,清军遭遇了自宁远大战以来满清主力最大的一次惨败,大批满洲贵族、将校战死,使满兵精锐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凭借这两次大捷,郑成功威望空前提升,各方抗清势力纷纷来投,这其中既有不愿事虏的文人,也有抗清义军以及降清后感到不如意的前明将领,一时之间势力大长。
但现在因为李元利的到来,济度还没来得及发动泉州战役便率大军入援广州,却在增城被大兴军全奸,而清军几年来在与大兴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回江宁,自然也不可能再有厦门大海战发生。
郑成功通过海外走私贸易获利甚丰,但他却舍不得拿银子出来购买粮食,反而在攻占地区强行征收粮饷,有许多史料可以证明,郑成功摊派的田赋、征发的劳役苛重之极,郑军占领漳、泉二府不到一年,搜刮饷银竟达两百万两!
此举虽然解决了郑军的燃眉之急,但如此竭泽而渔,却直接导致了“民心尽丧”。
这也正是郑军在攻占许多沿海府县之后,往往不能长久立足的根本原因。何况有时还不是单单征税,劫掠民财的事件也是频繁发生,沿海百姓都将郑军视作海盗而恨之入骨。
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怎么能取得多大的发展?没有实力,麾下将士哪儿会不起异心?历史上就算没有大兴军,郑成功麾下将领背叛他投清的也是多得很!
“林阿水,你知不知这陈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元利捏着降书,向身后的向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