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王爱卿,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好,就依你说的办。虞侍郎,一会儿再拟一道旨意,叫河阳郡守萧禹,把手头的政事转给郡丞处理,火速去荥阳裴仁基军中担任监军,每天的奏报,可以派专人以密旨方式直接呈到江都,不必再交东都的兵部处理了。”
虞世基恭声道:“微臣记下了。”
杨广看着王世充,继续说道:“中原一带,靠裴仁基指挥这支张须陀的旧部,再加上萧禹监军,真的就可以了吗?要不要把杨义臣的军队调往河南,一并讨贼呢?朕觉得这样比较保险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杨义臣已经连续两场大胜了,他的部下,多是从第一次征高句丽开始,就一直带在身边的马邑兵将,刘武周谋反之后,这些马邑兵的家人,不少落入叛军之手,军心不稳,微臣以为,再继续让杨义臣征战,只怕部下久战疲惫,家乡又不知音信,恐非长久之道。”
杨广点了点头:“爱卿说得很有道理,与朕的想法完全一样。那你说,应该如何解决此事呢?”
王世充正色道:“河北现在已经平定,可以让杨义臣休整一段时间,然后让他带朔州兵马回去收复马邑,如此一来,比让他渡河南下,进入中原的好,中原的贼寇众多,不是几个月就能平定的,时间一长,将士思归,只怕会适得其反。”
杨广沉吟不语,没有说话,虞世基看着他的表情,突然说道:“陛下,微臣斗胆启奏。”
杨广抬起了头,看着虞世基,说道:“虞侍郎有什么要说的?”
虞世基说道:“刚才王通守说的好,张须陀这样的大将,长年领着自己家乡的军队,东征西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让这些将士们只知有主帅,不知有君上,杨义臣曾经任朔州总管多年,这些兵本就是他的子弟兵,陛下当年就是因为怕他尾大不掉,才征召他入朝当太仆卿,可是征高句丽一役,杨义臣又恢复了军职,再次带起本部兵马,现在他四处平叛,连连获胜,这塘报上说他战胜后的赏赐都分赐给了部下,陛下,要担心杨义臣收买人心,图谋不轨啊!”
杨广的背上一阵冷汗直冒:“有这么严重吗?”
虞世基一看杨广的反应,就知道他信了七分,信心倍增,继续说道:“陛下可不要忘了,这杨义臣本是大反贼尉迟迥的同族,又是鲜卑人,其心不可测,现在河北既然平定,那他的军队就没有必要继续保留,既然不能在中原用他,不如就此召回江都,给他个虚职,这样最稳妥。”
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虞爱卿,你和朕的想法,完全一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