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对他们来说并不算难。
铜子一把拉住孙四海道:“我们现在是人,不是罪囚。”
孙四海看着铜子缓缓地点点头,然后冲着坑里的马胜道:“不想死就赶紧起来干活。”
马胜打了一个哆嗦,再也不顾不得全身酸痛,从沙坑里爬起来,自己一个人疯狂的拉大锯。
眼看大锯都弯成弓形了,孙四海一巴掌抽在马胜的脸上怒吼道:“挖石炭!”
安静下来的马胜这才看到所有的人正在往马车上装载石炭。
五辆马车装满了石炭,一行人就匆匆离开了这片地方,细心的刘老汉甚至把露在外面的石炭重新用土盖上,唯恐别人抢了自己人的功劳。
楼兰知府黄元寿眉头紧锁。
源源不断的大军开进楼兰,虽然让楼兰更加的安全,但是,带给他的确实极其沉重的后勤负担。
粮草这些还好说,军队过来的时候自己本身就带着不少,再加上哈密城商队,清香城商队,胡杨地商队日夜不停地运送,不但没有缺口,还有剩余。
但是,燃料的奇缺!
说起来可笑,哈密国在楼兰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柴火,建城的时候,那些该死的工匠们为了烧制城墙,让城墙陶化,已经把附近能捡拾到的柴火全部都烧掉了,甚至连两处太阳神墓里的胡杨木也给拆掉当柴火用了。
以至于现在要找柴火非要到十余里以外的地方去找,所谓十里不贩柴,这个古话都被打破了。
戈壁上本来就没有几棵草,沙漠里更是寸草不生,这样的地方想要弄到足够的柴火更是难如登天。
牧人们喜欢把牛粪弄成粪饼拍在墙上风干之后烧火做饭,这样的法子供应一家人都有困难,更不要说供应一支大军了。
城外的胡杨墓地,是楼兰城今年一年的柴火储备,如果节省着使用,够楼兰城的百姓用两年的。
可是,随着大军进驻,这些储存的柴火,就显得不够看了,更何况军中用柴火的数量很大,远远过百姓。
如果菖蒲海边有足够的芦苇,这个问题还能解决,只可惜,菖蒲海边的芦苇至少长三年之后,才能开始大规模的收割。
知府管的就是民生,以前黄元寿从来没有为这事担忧过,不论是在大宋当官,还是在哈密当官都没有遇到过柴火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突兀的摆到桌面上,让他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刚刚批给铁三将军的柴火似乎多了一些。
正当他准备去军营一趟,准备劝说这些丘八少用些柴火,能不要在楼兰开冶铁炉就不要开,如果这东西开起来了,有多少柴火都不够用的。
一个皂吏匆匆的走进来抱拳道:“启禀府尊,有民夫前来禀告,说现了石炭矿。”
“嗯?石炭矿?多大?是泥炭还是石炭?”
黄元寿大喜,这才是所谓的雪中送炭啊。
随着皂吏匆匆的来到城主府的前院,赫然看到十五个黑乎乎的人站在五辆马车前面。
“掀开上面的柴火。”
铜子等人见府尊话了,连忙掀开马车上的柴火,赫然露出下面黑黝黝的石炭。
黄元寿是一个极为沉稳的官员,当场找来火炉让皂吏点着,把石炭丢进去实验,看看能不能燃烧。
木柴烧尽,石炭开始燃烧,橘红色的火苗窜起一尺多高,热力惊人。
“好,好,好,尔等现石炭有功,有司当记录在案,尔等立即带将作营的工匠去石炭现出丈量石炭矿的大小,如果此事属实,本府不吝赏赐。”
黄元寿的信用在哈密极为坚挺,当初在哈密担任城主的时候,石君子的美称,商贾们说他是一个石头雕刻的君子,要么不张口,一张口他的话就落地有声。
来到哈密已经半年多了,耳濡目染之下,不论是铜子,还是孙四海,哪怕是马胜这个污烂人,听到知府说这样的话,个个喜笑颜开,绝对没有半分的怀疑。
既然府尊说了是重赏,那就一定是重赏,哈密国可没有闲着没事干骗自家百姓的习惯。
天色黑透了,铜子才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家。
在这之前,铜板已经站在家门口往外瞭望很久了,铜板出城去伐木头,从来在天黑之前就回来了,像今日这样迟归,还是第一遭。
就在铜板决心前往里长家里去打问儿子下落的时候,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摇摇晃晃的回来了。
匆匆的凑近儿子,立刻就闻见一股浓重的酒气,怒不可遏的铜板立刻一巴掌抽在儿子的脊背上大骂道:“你竟然学会喝酒了。”
铜子毫不在意,揽着瘦弱的父亲,哈哈大笑着进了家门,在妻子和孩子们惊诧的目光下,取下肩膀上的布口袋,揪着底部一抖,哗啦啦,一大堆银币就从口袋里倒出来,堆了好大一堆。
铜子打了一个大大的酒嗝指着那堆银币道:“孩儿今天砍柴,无意中现了一座石炭矿,这些钱是府尊赏赐的,上完税之后还有五百七十八枚银币!(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