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大明之外尚有生民亿万,泰西诸国对大明的丝绸趋之若鹜,朝鲜、倭国、南洋诸国的百姓也需要布匹裹体,就算的江南的工坊再多一倍,也不必担心销路。”如今大明水师初具规模,已经可以为大明的海商提供安全保护,那么也是时候用大明的商品来占据他们的市场了,需求增加必然会带来工坊规模的扩大,而那些失业织工也就不必再为工作愁了,当然如此以来朝鲜、倭国、南洋诸国境内的商业体系必将遭到严重的冲击,不过能用被人的麻烦来解决自己的麻烦,这笔生意还是很划算的。
“可若是如此,棉花、蚕桑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加,改稻种棉的地主就会越来越多,江南乃是我大明重要的粮食产地,要是这样我大明恐怕就要有百姓饿肚子了。”孙承宗却没有被李悠轻易说服,粮食的问题才是国家太平的根本。
“桑树多长在田埂,并不会占用太多田地,而天下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乃是西北,却并非江南,如今固原镇、宁夏镇等地的军队已经编练完毕,等他们收回西域之后可在那里大规模的种植棉花,以解决原料的问题。”李悠可是记得后世西北棉花的盛名。
当然,西北距离江南实在是太远了些,如果运送棉花到江南进行纺织,在成本上恐怕就太不划算了,不过到了那时候他们可以将工坊迁移到西北,如此既解决了成本的问题,又可以带动对西域的移民,渐渐将当地的百姓同化,从长远来看却也是件一举数得的好事。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