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对外国使者、元首的赏赐和馈赠输出,或按欧美上流社会乃至宫廷特需的订单制作的瓷器精品。
或许这慎德堂制瓷器,就是道光帝赠送给外国使者或者元首的瓷器吧。
“什么是慎德堂制啊?”
聂震压低了声音问道。
“简单来说,就是道光帝在位的时候制作出的一批精品瓷器,其中有大量的粉彩。”
道光皇帝统治时期,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特别是道光二十年yapian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半殖民地时期,加之天灾人祸,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日趋贫困。
由于国家财政的拮据,使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每况愈下。
在清宫旧藏品中,道光朝的瓷器库藏数量较之乾隆、嘉庆朝有了大幅减少,在数量不多的道光朝瓷器中,绝大部分又是沿袭前朝的传统品种,并无创新之作。
但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道光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却倾全国之力,生产出了一大批能够代表当时制瓷最高水平的慎德堂款瓷器。
慎德堂,本是圆明园九州清晏建筑群的一座。
道光皇帝独爱此堂室,并长期活动其中办公,特别在道光晚年,慎德堂更是被他当作紫禁城内的“养心殿”,颁布无数政令。
出于对慎德堂的偏爱,道光皇帝要求慎德堂的日用品上,均带有“慎德堂制”的标志。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部门”景德镇御窑厂为慎德堂烧造了一批瓷器,随年贡进京,作为道光皇帝的私人御用瓷器,威风八面。
堂名,一般是文人大夫的居室之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代尤为盛行。
康熙有“静惕堂”、“中和堂”,乾隆则有“静镜”、“养和”、“敬慎”诸堂。由是亲贵诸王亦趋重理学,道光皇帝也不例外。
想必都听说过道光皇帝曾穿补丁衣服上朝的故事,道光皇帝在节俭上是出了名的。
慎德二字与此相关。
慎德堂建成之际,道光皇帝创作《慎德堂记》一文,解释了“慎德堂”一名的由来。
“崇俭去奢,慎脩思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子女的教育,告诫皇子皇孙,祖宗创业不易。
后来,道光帝立奕詝(咸丰帝)为皇太子这样的大事就在慎德堂进行。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慎德堂瓷器的款识,绝大多数为红彩侧锋“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慎德堂”三字款非常少。
清宫档案对慎德堂瓷器的款识,有如下记载:
“道光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主事那萨阿首领武进忠来说,太监沈魁传旨,十四年贡起,九江呈进瓷器款,慎德堂制要红字。钦此。”
从中可看出,“慎德堂制”之所以是红彩楷书,是由于道光皇帝的御旨所致。
在有些器内外均为红釉装饰情况下,只得以金彩代替。
慎德堂款瓷器制作之精致,是同时期其他瓷器所不能比拟的。
慎德堂款瓷器不仅代表了道光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制瓷的工艺水平,也承载了道光皇帝“崇俭去奢,慎脩思永”的执政理念。
在故宫博物院藏目前的传世品中,除当年放置于慎德堂内使用后被焚毁及流失的瓷器外,慎德堂款瓷器共计357件,其中宫中旧藏298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