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笔下的梅花,一点都不输给竹子。
甚至在梅花之中,还透着他所画竹子的影子。
《清代学者像传》说郑板桥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画家看到眼里的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了。
然后要进行加工、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
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
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
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这个道理其实等同于画梅。
只不过郑板桥显然太过擅长画竹了,以至于在画梅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用到画竹的手法。
越是如此,才月越让张天元确信,自己手中的这幅九九消寒图,绝对是出自郑板桥之手,这一点应当是毋庸置疑了。
郑板桥这个人,不仅仅是书画双绝,而是诗书画三绝!
所以这字跟画出自同一人之手,也是可以理解了。
至于说生宣纸价格昂贵,那个被世人说成穷困潦倒的郑板桥如何买得起?又如何敢用来画九九消寒图?
这个就更容易理解了。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
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
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
“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
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在张天元看来,这幅九九消寒图应该就是郑板桥在赚了钱之后的得意之作。
也算是跟现代人一样,发了工资之后,很多人都喜欢去奢侈一把,买来自己平时不敢买的东西。
或者吃一顿平时不敢吃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