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这对夫妇心服口服,我让办公室工作人员拿出真的1983年版一盎司熊猫金币和10元面值的熊猫银币各1枚,把真假币放在一起对比,即见分晓。
别看他说话慢声慢语,却不是那种没主意的人,他比任何人都固执,比任何人都保守,比竹子更有韧劲。
他的心比石头硬,做生意价格要的高,绷得紧,即便是不好区分真假而多半是假货的东西,他卖起来,也一样沉得住气,悄没声的放在柜台后里,等来个冤大头,他立刻抓住,跟他成交,让他倒霉。
柳怜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火车站附近照顾家里头的店铺,并不认识他,原因是见面少,他并不是每个星期四都开门做生意,也许间隔两个礼拜来一次,也许是三个礼拜不来,也许连续几个礼拜都来,类似武工队的打游击,不太有规律。
柳怜先注意到他的店铺总是开门的时候少,关门的时候多,于是很纳闷,这小子白拿着费用,吊儿郎当的开店,还真够牛气。
当柳怜第一次走进他的店铺里,他说的话却让我吃惊。
他说认识柳怜,知道柳怜总是一包包的往家买东西,大家传言柳怜是大款,或者是买彩票发了大财,买东西出手阔绰,虽没明说,却有嘲笑之意,好像柳怜有败不完的钱似的。
那个时候柳怜突然明白了,他是因为柳怜做棒槌出了名才注意到我的;在他的心目中柳怜是有实力的买家,所以他对柳怜很友好。
“你那么样买东西,我曾经劝过你,宁可多花一点儿钱,买点真东西,也别贪便宜……”他的意思是责怪柳怜没眼光欣赏他的货物。
柳怜有些纳闷,想不起什么时候见过他,又是在何地方受过他诚恳的劝导,不过,见他不像有意忽悠,故此柳怜对他的初步印象并不坏。
说话间,柳怜细心打量他的店铺。
简陋的货架上,没几件东西,倒像日本鬼子扫荡过后的残余,两三件破紫砂壶,一个柳怜家店里卖过的破钟表,还有一架个头比较大、黄悠悠的算盘,缺了好多算盘珠,一些破旧瓷器,一个小桌上摆了一堆字画和锡器。
总之,他店里的东西很稀少,透露的是不景气的破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