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
刘彻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从兰台转来的紧急奏疏。
这份奏疏是两位《论语》博士以及几个长安的地方名流,以公车上书的行事,通过公车署传递的。
这种奏疏,按照制度,必须直达君前,而且要第一时间呈递到皇帝面前。
刘彻登基后更是强化了这个制度,规定,除此之外,地方三老以及特进元老、致仕两千石以上官吏的奏疏,也要依此办理,并且,兰台不得私自查阅,违者,以大不敬论罪!
这个政策实施以来,广受好评。
地方名流和士绅纷纷赞,都说这是圣王之治,是广开言路的好事情。
只是……
刘彻拿着这个代表着‘人民的呼声’的奏疏,嘴角冷笑了两声。
“蠢货!猪一样的队友!”然后,刘彻将这奏疏丢在自己案前:“不过,朕要感谢你们啊,没有你们,这御史们恐怕就要暴走了!”
绣衣卫曝光后,刘彻就知道,肯定会引发士绅和官僚们的抗议和不满。
甚至,会有无数文人士大夫,用各种手段抹黑和诋毁绣衣卫。
这也是他过去一直藏着绣衣卫的原因。
怕的就是御史们暴走。
这次也是趁着大战之前的机会,才冒险让绣衣卫现世。
毕竟,一个没几个人知道的强力部门,是没有什么威慑力的。
明朝的锦衣卫为什么牛逼?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是皇帝的亲卫,宰了皇帝要震怒的。
而绣衣卫,倘若没有人知道。
那么,以后派他们出去办事,绣衣卫本身就要有危险了。
这年头,死在荒郊野外的人,加起来,没有一万也没有八千。
绣衣卫成立至今,已经有将近一百位优秀的探子,永久的失踪了。
绣衣卫用尽了一切办法追查,却连他们的踪迹也找不到。
这证明,有人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抹杀掉了。
至于是什么人?
绣衣卫也没有头绪。
毕竟,汉家在二三十年前,可是连关中都不安全,坐在县衙里办公的县令,也得小心自己的小命的危险时代。
以至于,刘彻的祖父不得不调动军队,强力维持治安。
杀了一个人头滚滚,才稳住了治安。
即使如此,背地里的治安也依旧不是那么好。
历史上,袁盎和数位两千石,在长安城里,被刺客刺杀,就很好的证明了——汉家的治安,远没有表面那么好。
甚至,可能比想象中还要糟一些。
旁的不说,若按照正常轨迹。
此刻义纵还在河东郡当着‘绿林好汉’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呢!
但绣衣卫要是一直这么下去,不明不白,还承担着高风险。
绣衣卫估计要没什么士气了。
更何况,特务机构,怎么可以藏着捏着呢?
fbi、cia、克格勃、军情七处,这可都是声名赫赫,让人尿裤子的恐怖存在。
特务的威力,有一半来自于其的震慑力。
而绣衣卫一旦登台,反应最大的,必然是御史们。
同行是冤家嘛!